清心火滌痰濁治頑固性失眠
中醫經驗:清心火滌痰濁治頑固性失眠 邱敏 孫科 重慶市中醫院 曾定倫名醫工作室
•人體陰陽氣不交是“失眠”的總病機。
•我國西南巴蜀之地兩江交匯,濕濁蘊蒸,加之飲食習慣喜食辛辣厚味,故痰熱內生、內盛,內擾膽、胃、心神之失眠非常常見,曾定倫運用黃連溫膽湯清熱化痰,清膽理氣,使陰陽氣相交,則其寐立至。
失眠一證,中醫學稱為“不寐”“不得眠”或“目不暝”,是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種病癥。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行業競爭加劇,年輕白領因為生存、晉升等工作壓力與日俱增,故失眠癥患者也愈來愈多。由于患者身體、心智休息時間得不到正常恢復,往往會影響其工作狀態,導致焦慮、抑郁、挫敗感等負性情緒累積,而這些,又會加重患者的失眠癥狀,造成惡性循環,從而導致頑固性失眠的發生。
在跟隨曾定倫老師臨床研習的過程中,筆者發現老師根據該類患者心火內盛,痰熱內擾的病機,立清心瀉火,滌痰安神之法,治療頑固性失眠證,取得良好效果。茲舉例說明曾定倫老師治療頑固性失眠的經驗心法。
病案舉例
劉某,男,26歲,2013年8月13日初診。患者訴反復心煩、失眠、焦慮1年,多次三甲西醫院就診,診斷為焦慮癥,予抗焦慮,鎮靜安眠藥物口服,開始還能入睡4~5小時,每每工作緊張、思慮過多或情緒波動時癥狀加重,后逐漸療效不佳。近2月來,因工作壓力大,長期加班,幾乎徹夜不能入睡,刻下癥見:焦慮,失眠,徹夜難眠,困倦乏力,頭昏脹,惡心,口干苦,時感心悸,大便干結,解便不暢,舌紅瘦,邊有瘀紋,苔薄黃滑膩,脈弦。
辨證:氣滯痰阻,痰熱內蘊,痰瘀互結,內擾心神。
治法:理氣化痰,清熱通腑,寧心安神。
方藥:黃連溫膽湯和定志丸加減。黃芩10克,茯苓12克,法半夏12克,陳皮6克,枳實12克,竹茹12克,膽南星12克,石菖蒲12克,遠志12克,郁金30克,生龍牡各12克,琥珀10克(沖服),酒大黃12克,梔子6克,青礞石30克,浙貝母10克,白礬2克,甘草6克。6劑水煎服,每日1劑。囑避免操勞,慎起居,節勞作,暢情志,飲食清淡,忌辛辣油膩飲食及煙酒。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