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腎陽虛證與腎虛水泛證鑒別第 4 頁
腎虛水泛證,是以水腫為特征而有別于腎陽虛的其他支證,如腎虛泄瀉,腎虛陽萎、不孕。故腎虛水泛證,其水腫程度將比腎陽虛的兼證水腫要嚴重,表現為全身浮腫,以下肢為甚,臍腹脹滿,甚則陰囊水腫,且水腫反復發作。其病機為腎陽衰微,主水無權,不能氣化水液,則水濕泛濫,水性下趨,腎位下焦,故腰以下水腫明顯,按之凹陷。若腎陽虛衰,氣不化水,水液潴留,膀胱氣化失職,故小便短少。咳痰色白質稀,為肺腎俱病,水氣內停射肺的征象。若水氣凌心,則心悸氣短。
腎陽虛證與腎虛水泛證,就其臨床癥狀而言,腎陽虛證,是以命門火衰,陰寒內盛所致的證候為常見癥狀:腰膝酸軟冷痛,面色白,身寒肢冷,尤以下肢冷甚,精神萎靡不振,頭目眩暈,舌質淡胖,苔白潤,脈沉遲無力等。此外,可兼有生殖系統功能減退、運化失職、水氣內停的證候表現:陽萎、滑精、婦女宮寒不孕,或兼五更泄瀉、完谷不化、腹脹、久瀉不止,或兼水腫。腎虛水泛證,是以腎陽虛衰,氣化無權,水濕泛濫所致的證候為特征:全身浮腫,以下肢為甚,按之凹陷,小便短少,臍腹脹滿,甚則陰囊水腫,舌淡胖大有齒痕,脈沉滑。此外,水氣上逆,凌心射肺,還能出現咳嗽氣喘痰鳴,不能平臥,咳痰色白質稀,心悸氣短等水氣累及他臟的證候。從臨床癥狀看,雖然腎陽虛證和腎虛水泛證都有水腫,但水腫對于前者而言,屬或然證,即可有可無,而對后者言,則屬必備癥狀,若無水腫一癥,腎虛水泛證的證候診斷即不能成立。腎陽虛證,只要具備了全身性功能減退和虛寒證象就可確診,不必水腫(泄瀉、陽萎、不孕)等兼證悉備。因此,腎虛水泛證有別于腎陽虛證的臨證診斷應是以水氣泛濫伴虛寒象為審證依據。
腎陽虛證與腎虛水泛證,就其病機病勢而言,二者均有陽虛的病理機制,前者的主要病機是腎陽虛損,命門火弱,臟腑機體失于溫煦,則陰寒內盛,功能減退。或氣化不行,水氣內停,或火不溫土,運化失職,或命火衰微,生殖機能減退,精關不固。后者的主要病機是陽氣虛弱,腎之氣化失職,水液泛濫,開合不利,水氣上逆,凌心射肺,并伴陽虛寒盛,不得溫煦形體。前者病性屬陰,屬寒,屬里,屬虛,病位在腎,可涉及脾(泄瀉)、膀胱(小便不利),常可進一步發展為腎虛水泛證。后者病性屬陰,屬寒,屬里,屬本虛標實(陽虛為本,水濕泛濫為標),病位在腎常可逆乘心肺(心悸,咳喘),水腫常反復發作。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