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經絡理論研究四方向第 2 頁
整體與局部結合
整體觀念是中醫學一大特色。經絡理論研究要堅持整體觀。中醫學也注重局部觀察,因受古代科技水平所限,中醫學對人體局部的了解是不足的。現代醫學以還原論為指導,借助現代科技方法和手段,對人體局部觀察很細致,這是其長。現代經絡研究,常常借助現代醫學方法和手段。從方法學講,取中西醫之長,整體與局部結合是必要的。經絡理論研究,首先要研究經絡,必然涉及經絡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古典醫籍對經絡的認識,常常是將經絡的結構和功能融為一體論述的。《靈樞·本輸》載:“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絡脈之所別處,五輸之所留,六腑之所與合,四時之所出入,五臟之所溜處,闊數之度,淺深之狀,高下所至。”這是很典型的經絡整體觀的描述,涉及到經絡結構特點及經絡與臟腑、腧穴、自然的聯系。經絡結構是四維空間,有寬度(闊數之度)、深度(淺深之狀)、長度(高下所至),并與時間季節相關(四時之所出入)。現代經絡研究分工很細,往往在某一個側面研究很深,或試圖在局部尋找到經絡特有的物質結構,或只探求經絡的聯絡作用及其機理,很少在整體與局部結合、結構與功能統一上下功夫。
從已知結構和功能入手
現代經絡研究似有明顯傾向,即追求運用高、精、尖技術,試圖了解與經絡有關的人體未知世界。這有必要,但不是唯一道路。借助現代科技方法和手段研究中醫(包括研究針灸經絡),最常見的是運用現代醫學的知識、理論、方法和手段。現代醫學在認識人體、防治疾病上科學先進,確有其長,尤其在對人體微觀結構的認識方面,相當清晰。運用現代醫學理論知識研究中醫,也需要采取正確有效的研究方法。從形態學上看,與經絡分布部位有關的組織結構是清楚的;從生理學上看,人體各系統的功能也基本清楚。在方法上應注意兩點,一是從已知結構的已知功能人手,注重已知結構之間的聯系,如神經系統與血管系統、淋巴系統的聯系;二是從現代醫學尚未注意到的人體生命現象著手,弄清這些現象的本質,如對得氣、氣至病所現象的研究。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