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論《內經》臟腑與時辰配屬第 4 頁
第三,十二辰配屬五臟。上述四時段、五時段的劃分,因其時域不等,不易掌握,而十二辰把一日分為十二等分,結合現代計時標準,每辰兩個小時,運用計算均較方便。早在《內經》時期,即有一日分為十二時段的記載,在漢武帝太初元年以后,便用十二地支來紀一日的十二時段,稱為十二辰。《內經》的十二時辰與臟腑配屬是在脾“不得獨主于時”、“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即寅卯(朝)與肝膽木氣相配,巳午(日中)與心小腸火氣相配,申酉(日入)與肺大腸金氣相配,亥子(夜半)與腎膀胱水氣相配,辰、戌、丑、未四個時辰與脾胃土氣相配。前四個時段,分別主兩個時辰,后者主四個時辰,凡十二時辰,合為一晝夜。
這種十二辰與臟腑配屬的關系,與上述《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時段劃分法一致,而更加精細;同時又補充入脾不主時的認識,但脾旺的時間,不是《素問·太陰陽明論》指出的占一年或一晝夜的五分之一,而是三分之一。這一配屬關系,為目前臨床所常用。
《內經》認為“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天體不停息地運動,對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界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以具有明顯節律性的太陽、月亮和地球的運動最為突出。動植物以及人類,在有節律運動變化的環境中發生和演化,也正是在適應這種環境爭取生存的漫長過程中,形成了同步于太陽、月亮和地球運動的幾種不同節律周期。《內經》認為人體主要生命活動在于肝、心、脾、肺、腎五臟功能活動系統,而由于“天人相應”的關系,這五個系統也必然是“開放”的。因此,對于一年中四季、一天中四時寒熱溫涼陰陽消長的變化,人體也有不同的功能系統與之相通應,并產生相應的變化。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