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中醫須保持其獨立性第 2 頁
會議同時召開了中醫座談會。時任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副部長的賀誠在座談會上說:“全國衛生會議上來談中西醫團結問題,是為了把全國人民健康問題,得到更好解決。……過去中西醫的不團結,是過去反動政府所致的,今后在一致的目標下團結起來,為了人民的健康,我們應盡最大的努力。為使每個人都能盡最大效能,改造是必要的。不單獨是中醫要改造,即西醫也一樣要改造,這樣才能團結得更好。……剛才有幾位同志講過,中醫有許多豐富的經驗和理論,但是更主要的是要把這些經驗和理論,用今天的科學方法,給以證實和說明。……為了把中醫材料用科學方法研究整理,保持中醫學術的獨立性,我們打算成立中醫研究所,以便加以實驗研究,把一些不夠恰當的和不知其所以然的東西,都給以適當的解決!嗅t研究所我們不只請中醫,而且也要請許多在西醫界有聲望的先生們參加工作,整理中醫的經驗和成就。目的是用現代科學方法將中國醫學加以研究,保持其固有價值,發揚下去!
對于這段講話有許多不同看法,我認為有必要強調兩點:第一,中醫研究和發展的基本原則和宗旨,是要保持其學術的獨立性和固有價值,并且發揚下去;第二,計劃成立中醫研究所,任務是整理研究,證實說明中醫學術,發揚其固有價值。
為什么要強調這兩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方法為研究目的服務,“發揚中醫學的固有價值”是研究目的,“科學化”僅僅是途徑。作為方法的現代科學技術,怎樣才能“善其事”地為保持發揚中醫學的固有價值服務,這才是關鍵問題。列寧說:“應用什么樣的方法論,這取決于我們必須研究的對象的本身!币虼耍@里要反過來,“器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工”,首要的是提高中醫學術水平,抓好繼承。因為離開對中醫學術原貌的準確了解,學習就沒有根據,發展就沒有基礎,評價就沒有標準,研究整理就找不準目標對象了。
“努力發掘,加以提高”為的是“生”
從“中學西”到“西學中”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招收了一批“中醫研究人員”,成立中醫藥研究學習班。在全國60萬中醫中招60人,實際錄取43名,經短期補習數理化后,進入北京醫學院醫療系系統學習西醫5年。這是唯一一次由中央舉辦的“中學西班”。1953年年底,中央文委找學生過去談話,并將結果匯報至中央。毛主席聽取報告后認為,現在不是中醫學習西醫的問題,中醫很早就主動學習西醫了,F在是西醫在朝、中醫在野,西醫掌管了醫藥衛生的管理,中醫被歧視、排斥,應該是西醫學習中醫學。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