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現代結合推進中醫藥研究發展
中醫視點:傳統與現代結合推進中醫藥研究發展 周國富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幾千年中醫藥文化積淀,幾千年的實踐驗證,中醫藥學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臨床實證體系,有著厚重的哲學基礎和文化底蘊。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中醫藥事業發展也面臨著“變通趨時”的選擇。當下,要重點研究“如何防止變”和“如何促進變”的問題,也就是傳承與創新的問題。
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
傳承與創新的基本原則,應當是“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從《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到《傷寒雜病論》,從陰陽五行、臟象脈絡學說到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原則,中醫藥理論已成為一整套獨特的理論和實踐體系,它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涵,它“服”中國文化的水土,而且深入于百姓民眾的血液里,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因此,對于陰陽平衡理念、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原則以及這些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實踐驗證的方藥學說等本質的主體特征和特色應當總結、豐富和提升,加以很好的傳承,要防止變,更不能否定。對于時代變化、科技進步和西醫藥學發展所帶來的挑戰和問題,應當運用交流、交融、交鋒的原則,加以積極創新,要促進變,使中醫藥文化、中醫藥理論體系和實踐驗證系統更加具有時代性、科學性和效用性,使中醫藥文化特色之花越開越鮮艷,深入民眾,走向世界。
運用現代科技推進中醫藥發展
“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推進中醫藥發展”這個命題內容十分豐富,應當深入研究論證,建立整體框架,突出重點,有序推進。筆者認為,當下應當突出3個重點。
一是隨著信息技術、儀器設備、科技方法等的快速發展,中醫的診法,如望、聞、問、切的診察方法和陰、陽、表、里、虛、實、寒、熱的辨證綱領,應當傳承。同時,又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儀器設備、科技方法等先進科學技術,達到人與物的完美結合,使中醫診治既有獨特性又有先進性。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