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與佛教醫藥互為影響和包容第 6 頁
對醫門居士的影響
今之居士,指歸依佛門的俗家弟子。他們在家修習佛法、精通經律論三藏之學。在歷代醫家中,有許多潛心研讀佛學的著名居士,他們不僅精通醫理,藉以醫治眾生之身疾,而且精通佛理,志在救濟蒼生之心病。同時還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有不少的醫著至今仍然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在有著述的3700多位醫家中,有居士98位、著述330多部。如劉完素、喻嘉言、李中梓、程國彭、汪機、丁福保、王肯堂、胡文煥等都是其中的姣姣者。
對歷代醫方的影響
在歷代的近10萬首中醫方劑中,方名直接跟佛教有關者共2183首,間接與佛教有關者1600多首,如天王補心丹、七寶丹、靈妙散、資生湯、司命丸、活命飲、大定心丸等。歷代由寺院或僧人傳出的醫方共615首;由歷代居士創立的方劑有809首;在歷代中醫方劑中,共涉及457條佛教的名詞術語。在5000種中藥里,有317種中藥與佛教直接或間接有關。
對臨床診療的影響
最早的中醫骨科著作為僧人所著,最早的眼科專論為佛教寺院所傳,最早以香藥治療疾病為僧人所創,最早治療腳氣的專著為僧人所寫。可以說,中醫臨床各科都留下了佛醫的身影烙印。同時,僧人還是中外醫藥交流的重要使者,寺院是疾病收容與戰傷救護的重要場所。可以說,佛醫對中醫的眼科、骨傷科、內科、婦科、兒科等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對中醫其他領域的影響
還對中醫倫理學、中醫心理學、藥用植物學、中醫食療、中醫藥膳、中醫臨床診療思維、中醫康復保健等各個方面產生較大的影響。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