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廣:六大戰略復興中醫藥(上)第 6 頁
經濟戰略
普及中醫藥服務可以明顯提高醫藥衛生領域的社會經濟效益
中醫藥界有不少人士反對把“簡便驗廉”的“廉”作為中醫藥特色優勢來強調。因為在前一時期醫藥衛生過度市場化、商業賄賂成為奪占市場份額利器的環境下,中醫藥的“廉”反而“南轅北撤”地成了從業人員獲取合理經濟報酬的障礙,不但打擊了他們學習傳統醫藥理論和技術的進取心,甚至削弱了他們對醫德的固守意愿。但正如甘肅省在決定醫改方針時所強調的現實所言:因為甘肅是“窮省”,所以要“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最基礎的問題,用盡可能少的費用維護居民健康,走中醫特色的醫改之路”。從國別對比來講也完全情同此理:我國的多數人均指標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大,是確確實實的“發展中國家”。如果我們還要“言必稱希臘”,硬把發達國家已危象叢生的“現代先進醫藥模式”作為我國的“范本”,至少也是“未富先奢”陋習在醫藥領域的表現!現實和邏輯告訴我們:“最簡單的方法”必然是對日益復雜化、高度商業化的“當代先進、尖端”醫藥硬件技術依賴最少的方法,而“盡可能少的費用”只有努力采用“最簡單的方法”才能實現。
衛生部門的統計表明:即便是在需求旺盛導致中藥材價格持續提升的情況下,全國平均而言,和以西醫藥為主體的綜合醫院相比,中醫院的門診人均次和出院人次的醫藥費用仍然要低20%左右。由于大力推廣中醫藥服務和懲處過度醫療并舉,甘肅省中、西各類醫院合計的此兩項費用硬是比全國平均要低40%~50%。受公開數據不足約束,筆者只能用2010和2011兩年可獲得的數據保守推算,結果是:如果全國除甘肅和西藏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能把此兩項費用降低到甘肅已經達到的水平,那么全國一年節約的醫藥費用很可能達到甚至超過5500億元。按照2011年推算數據,僅這筆費用就可單獨滿足5億戶籍人口一年的門診和住院醫藥費用。如果有人質疑:相對低廉的醫藥費用對甘肅民眾的健康是否存在不利影響?國家統計數據是最好回答:在西部十省區中,非但甘肅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等指標并不處于落后位置,而且人均預期壽命排列靠前,從2000年到2010年這一指標的增長幅度更為靠前。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