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廣:六大戰略復興中醫藥(上)第 3 頁
數據表明:盡管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持續居于世界前列,GDP總量已是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排名僅位列全球第90位左右,不及美國的十分之一。醫藥費用支出,目前我國衛生總費用占GDP比例已達5.2%,人均年衛生總費用超過1820元,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可是美國僅醫療開支就占GDP的18%左右,比我國衛生總費用還高13個百分點。美國人均醫療費用8000美元(超過人民幣50000元,其中僅藥費就需6000元),是我國的40倍左右。即便如此,這還是我國衛生總費用增速連續多年超過GDP增速,國家財政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從2001年到2011年幾乎翻倍的結果。如把美國人均醫療開支水平作為“國際先進醫療水平的服務”標準,僅醫療開支一項,2010年我國就需要67萬億元,而該年我國GDP總值只有40.12萬億元。
因此,以美國為典型的用“尖端的理化檢查設備、巨資研發的各類新藥和層出不窮的手術新方法”作為技術支撐的高成本的所謂“現代先進醫藥模式”,絕非當前乃至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收入水平所能承受。我國不應該也沒有經濟能力來追隨、抄襲西方發達國家這種將醫藥壟斷企業利益隱身于“高科技”之后的醫療模式。這是經濟分析的必然結論。
技術分析:有效性和合理性都是硬道理
1. 中醫藥自古至今都是養護健康、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
盡管中醫藥和西醫藥從哲學基點、方法論到直接目標和手段都存在重大區別,但二者都是人類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有少數人認為:只有現代西方醫藥知識理論和方法手段能夠解釋、驗證的醫藥理論和方法才是“科學”,否則就是“偽科學”。這種認識從否定在任何歷史發展階段人的認知能力都是有限的這一基本事實出發,不但否定了真理的實踐性和相對性,而且否定了科學的開放性和漸進性,是一種片面和短視的認識。包容于中醫藥知識理論中的深邃的中國哲學思想以及廣博的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物候學、地理學等知識絕不能“依樣畫葫蘆”,簡單搬用西醫藥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裁定、套改。我們迄今不能解釋的自然現象乃至人體自身功能效用不計其數,但這并不應成為徹底否定其存在的理由,更不應成為我們永無止境地探索真理的羈絆。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