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醫八大關系第 5 頁
對于繼承和創新的過程和關系,王永炎院士曾有一段精辟的論述和概括:“博覽群書的目的在于朔本求源,在于繼承,在于古為今用,但最終的歸宿要體現學術的創新,要認真繼承中醫經典理論與臨床診療經驗,敢于質疑而后驗證,詮釋進而創新。經典讀通了,讀懂了,詮證創新自然寓于繼承之中,進而才是中醫現代化的實施!笨芍^中肯之言。
明確繼承和創新的實質和二者之間的關系,才會使我們端正中醫學術研究的方向,調整研究思路,也才能真正促進中醫學術的進步。
整體與局部
整體觀作為中醫學的方法論,主要有三層含義:即“天人相應”觀,人與社會的整體性及人體自身的整體觀。中醫學歷來強調健康就是人與自然的社會環境的協調統一以及人自身的完整協調統一。因此,強調整體觀念、重視宏觀調控,追求綜合療效一直作為中醫學的特色和優勢,對中醫學的學術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毫無疑問,整體觀是完全正確的。而當前主要的認識偏差是割裂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在片面強調中醫整體觀的同時,把中醫重視細節變化、強調局部治療的理念忽略了。
首先,在病證診斷上,中醫學其實是更重視強調微觀識病和局部辨病的。中醫以望聞問切四診為診查疾病的主要手段,這一診查過程要了解、觀察和掌握各種不同疾病的不同局部的每一個細微變化,如對舌象的觀察,舌體胖瘦、舌體形態、舌苔厚薄、潤燥與腐膩;對脈象要分辨脈體、脈率及部位;小便要分清、濁、白、黃、赤等不同;痰液要看稠、稀、黃、白或帶膿血等。醫生就是根據這些局部的細微變化來對病證做出整體的認識和診斷,對病癥的性質、深淺、部位等進行具體的判定。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