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黃控涎膠囊治療氯氮平所致流涎療效觀察
【關鍵詞】 氯氮平;流涎;便秘;中藥療法;膠囊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氯氮平療效可靠,價格低廉,目前仍廣泛應用于臨床。但其不良反應流涎的發生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服藥的依從性。有關資料顯示,氯氮平所致流涎的副反應發生率高達80.0%[1],此外便秘的發生率也較高。2005—2006年,我們采用芪黃控涎膠囊治療氯氮平所致流涎33例(其中18例合并便秘),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標準 ①參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2]確診;②年齡18~65歲;③心電圖、腦電圖、血常規、肝功能檢查均正常;④單純應用氯氮平治療,初始劑量為每日25 mg,以后隨病情的變化逐漸加量,治療過程中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⑤流涎達Ⅰ度以上。
1.2 流涎程度評定標準(自擬) 根據流涎浸濕枕巾的直徑評定其嚴重程度:<10 cm為Ⅰ度;10~20 cm為Ⅱ度;>20 cm為Ⅲ度。
1.3 便秘程度評定標準(自擬) 輕度:大便秘結,但能自行排出,無任何軀體不適感,排便次數每周2~3次;中度:排便次數每周1~2次,大便秘結,自行排出困難,有腹部不適感;重度:排便次數每周<1次,糞質硬呈球狀,不能自行排出,同時伴有腹脹、腹痛、食欲不振、肛門腫痛、痔甚至便血。
1.4 一般資料 本組33例均為本院中西醫結合科住院患者,男20例,女13例;年齡(30.34±10.41)歲;病程(41.15±38.78)個月;出現流涎時間(6.91±3.0)日,流涎癥狀出現時氯氮平劑量為(180±77) mg;流涎Ⅰ度16例,Ⅱ度12例,Ⅲ度5例;合并便秘18例:輕度12例,中度5例,重度1例。
1.5 治療方法 予芪黃控涎膠囊(科研用藥)。制備方法:牛蒡子、黃芪、大黃等按2∶2∶1混合粉碎后裝入不透明0號膠囊,每粒0.4 g。每次4粒,每日2次口服。
1.6 觀察指標及方法 早晨由護士觀察并記錄流涎程度、大便情況,醫生查房時觀察患者的其它副反應。
1.7 療效標準
1.7.1 流涎療效標準(自擬) 痊愈:流涎消失;顯著好轉:流涎直徑較治療前縮小>2/3,但未消失;好轉:流涎直徑縮小<1/3;無效:流涎無改善。
1.7.2 便秘療效標準(自擬) 顯效:大便軟,每日1~2次;有效:便干,2~3日1次;無效:便秘無變化。
2 結果
2.1 流涎療效觀察 本組33例,痊愈15例,顯著好轉11例,好轉5例,無效2例。顯著好轉率(痊愈率+顯著好轉率)78.79%。
2.2 便秘療效觀察 合并便秘18例,顯效6例,有效8例,無效4例。有效率77.8%。
2.3 其他副反應 出現肝功能異常1例。
3 討論
氯氮平對人體多種神經遞質受體都具有拮抗作用,其中對M受體的影響較大[3]。流涎可能與氯氮平激活了毒蕈堿樣乙酰膽堿受體有關。在臨床上,一般使用抗膽堿藥或抗組胺藥賽庚啶等治療[4],但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副作用,且不能解決其便秘問題。 《素問·宣明五氣篇》云:“脾為涎。"正常情況下,涎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但若素體脾陽虛衰,或飲食生冷肥甘,或過用寒涼藥物,或久病失養,導致脾陽不振,運化無權,津液不能正常輸布則流涎。脾虛運化糟粕無力,久聚而成便秘;肺主一身之氣,司肅降,通調水道之功受礙而致便秘。芪黃控涎膠囊中牛蒡子辛苦寒,歸脾、胃經,解毒利咽,《珍珠囊》曰牛蒡子“疏風壅涎唾多,咽膈不利”;黃芪甘微溫,歸脾、肺經,益氣健脾;大黃攻積導滯。三藥合用,能升能降,便通則腑氣暢,腑氣暢則肺氣降,脾、肺功能正常,則津液敷布有常,泛溢之涎歸于常道而流涎自止,津液下濡大腸則便秘告愈。本研究結果顯示,芪黃控涎膠囊治療氯氮平所致流涎療效好,副反應少,同時解決了流涎和便秘2個問題,且可作為治療氯氮平引起流涎和便秘副反應的首選藥物。
【參考文獻】
。1] 熊振勇.氯氮平劑量與流涎副作用的關系[J].醫藥導報,2000,19(8):338.
。2]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5-79.
。3] 陳彥芳,顧牛范.新編臨床精神藥物手冊[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0-31.
。4] 李德東,徐敏秀,段曉玲.賽庚啶與普魯本辛治療氯氮平所致流涎的對照觀察[J].職業與健康,2003,19(10):176-177.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