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郁平喘湯加減治療咳嗽變異型哮喘60例臨床觀察
【關鍵詞】 中藥療法;咳嗽;哮喘
咳嗽變異型哮喘又稱變異型咳嗽,是以慢性咳嗽為主要或惟一臨床表現的特殊類型哮喘。以干性咳嗽就診的患者中,約30%是因咳嗽變異型哮喘所致[1]。咳嗽變異型哮喘以陣發性干咳為主要表現,多發生在夜間、凌晨,或因煙霧、異味等刺激而誘發,常被誤認為支氣管炎,常規抗炎止咳治療無效。2003—2007年,我們采用金郁平喘湯加減治療咳嗽變異型哮喘60例,并與酮替芬合氨茶堿治療30例對照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診斷標準[2] ①不明原因持續1個月以上的咳嗽,運動、吸入冷空氣或異味以及呼吸道感染時可誘發或加重;②體檢無陽性體征或肺部呼吸音粗糙,胸部X線片示正常或僅見肺紋理增粗;③支氣管激發試驗或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④使用抗生素、化痰止咳藥物無明顯療效,但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或糖皮質激素有效,停藥后短期內可復發;⑤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⑥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止咳、平喘治療史。
1.2 一般資料 全部90例均為河北省中醫院呼吸科和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中醫科門診患者,按2∶1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齡4~68歲;病程 1個月~6年。對照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5~69歲;病程40日~6.7年。2組病例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予金郁平喘湯(自擬)加減。基本方:炙麻黃6 g,杏仁10 g,地龍15 g,白僵蠶10 g,防風10 g,蟬蛻15 g,厚樸10 g,半夏10 g,麥門冬30 g,款冬花10 g,百部15 g,黃芩10 g,五味子10 g,柴胡10 g。加減:伴流涕、噴嚏加辛夷10 g、白芷10 g、蒼耳子10 g;咽癢加木蝴蝶15 g、錦燈籠10 g;咳嗽劇烈加浙貝母10 g、枇杷葉10 g。每日1劑,水煎服。
1.3.2 對照組 酮替芬(江蘇瑞年前進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3142)1 mg,每日2次口服;氨茶堿(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20118)0.1 g,每日3次口服。
1.3.3 療程 2組均1個月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1.4 療效標準[2] 臨床控制:咳嗽及臨床體征消失,2周以上未發作;顯效:咳嗽減輕,夜間及晨起無癥狀,停藥后癥狀不加重;好轉:咳嗽減輕,夜間及晨起仍有輕咳,停藥后癥狀加重;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
2 結果
治療組60例,臨床控制42例,占70.0%;顯效11例,占18.4%;好轉5例,占8.3%;無效2例,占3.3%;總有效率96.7%。對照組30例,臨床控制8例,占26.7%;顯效10例,占33.3%;好轉4例,占13.3%;無效8例,占26.7%;總有效率73.3%。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咳嗽變異型哮喘是支氣管哮喘的一種特殊類型。多表現為刺激性嗆咳、少痰或無痰,長時間遷延不愈。咳嗽變異型哮喘屬中醫學咳嗽、喘證、痙咳、百日咳等范疇。咳嗽變異型哮喘的發生與體質因素(如過敏體質)及外感因素(如病毒、細菌感染,吸入油煙、異味、冷空氣,接觸過敏源等)有關。中醫學認為宿痰是發病的重要原因,而西醫學認為哮喘是氣道長期慢性炎癥導致氣道高反應性所致。《證治匯補·哮病》指出,哮即痰喘之久而常發者,因內有壅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膈有膠固之痰,三者相合,閉拒氣道,搏擊有聲,發為哮病。因此,我們認為咳嗽變異型哮喘為外感失治,邪郁于肺,肺氣失宣,引動內伏之痰,痰氣交阻,氣道攣急所致。治宜宣肺祛痰,解痙平喘。咳嗽變異型哮喘突出表現為咳,但拖延不治,日久必見喘證。咳為喘之初,喘為咳之漸,因此方中加用了平喘解痙的藥物,增加了止咳的臨床效果。
金郁平喘湯方中炙麻黃、杏仁一升一降,能宣肺平喘,使肺得以宣發肅降;地龍、白僵蠶為蟲類藥,有走竄之性,能通肺絡解痙攣;防風解表散風;蟬蛻宣肺散風,解痙止癢;五味子斂肺生津;柴胡解表退熱;麥門冬、半夏為麥門冬湯之主藥,治虛火咳逆之證,可降逆止咳,半夏亦能化痰,消除有形及無形之痰,祛除久伏之痰;厚樸利肺氣,消痰;款冬花、百部、黃芩止咳,清肺中瘀熱。諸藥合用,共奏宣肺祛痰、解痙平喘之功。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麻黃為β-腎上腺受體興奮劑,可抑制氣道炎癥細胞浸潤,抑制炎癥介質釋放,并緩解支氣管黏膜的腫脹,為治療喘咳的要藥[3]。黃芩具有廣泛的抗炎、抗變態反應作用,可抑制慢反應物質和白細胞介素-1β的產生,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的生成,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還有增強細胞免疫或體液免疫的作用[3]。柴胡具有抗炎作用,可使血漿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加[3];有抗變態反應作用,能抑制變態反應中的組織胺、5-羥色胺等的合成和釋放[4]。蟬蛻可鎮靜和抗驚厥,并有抗變態反應作用[4]。地龍、白僵蠶均有平喘作用,具有顯著的舒張支氣管作用及抗菌作用[4]。半夏所含生物堿可抑制中樞和末梢神經,從而鎮咳,其大劑量醇提物有一定祛痰作用[5]。百部的松弛支氣管痙攣作用緩慢而持久,能抑制咳嗽反射而產生鎮咳作用,并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5]。諸藥合用,全方共奏抗變態反應、解痙、止咳之功。
咳嗽變異型哮喘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西醫采用糖皮質激素的長期吸入療法治療,患者難以接受,短期治療停藥后很容易復發,其他的止咳藥物效果不佳。金郁平喘湯加減治療咳嗽變異型哮喘療效顯著,未發現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Morice AH.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ugh[J]. Eur Respir J,2004,24(3):342-346.
[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療效判斷標準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7,20(5):261-267.
[3] 周金黃,王筠默.中藥藥理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26,29,36,37.
[4] 梅全喜, 畢煥新.現代中藥藥理手冊[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56,61,310,315.
[5] 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194,1264.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