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育者應是引導者與激勵者第 4 頁
對原創的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毛澤東主席在1937年寫成的《實踐論》中談到深化認識時應當對于感性的材料“去偽存真、去粗存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筆者認為,中醫作為原創性極佳的學科,教育者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原創、發掘原創,還應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對原創的內容進行真偽鑒別,去粗取精,才能保證知識傳播的純潔度和含金量,也才有可能對原創的東西進行提煉、升華。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無疑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也無疑是一項艱難的工作。當進行學術研究的時候,我們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觀點,可以秉承自由的學術精神任意馳騁。一旦歸于教育,就需要教育者極端負責、極其嚴謹,首先將個人的傾向和見解暫且收斂,以保證我們能夠用最為公正、最為客觀的方式傳達知識。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育者可以用激情和特點來感染學生、鼓舞士氣,但要注意我們應當把一些有待考察的事理或獨家思考的觀點專門標注提點出來,需格外注意不要讓個人的認識和看法主宰了學生的想法,更不可以為了使學生相信某些觀點而虛擬知識內容,神話學科理論。對于我們中醫學來講,古代的原創文獻中蘊含了大量的寶貴資源,但因為古人“尊經崇古”的習慣,難免會有記載失實之處,故而要求我們中醫藥教育工作者在作出甄別之后傳達給學生正確的信息。如果使用了有失公允的教學手段,傳達了違背常識的知識,不僅留貶駁之口實予質疑中醫者,更是愚弄了廣大中醫傳人,貽害無窮。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