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育者應是引導者與激勵者第 3 頁
教育應當把“知行合一”的理念貫穿于整個過程中。尤因醫學與性命相系,把理論結合于實踐更顯得格外重要。對于中醫藥高校教育來說,因為中醫藥理論較為艱深,我們應當從早期就注重學生的實踐體會,以我校湖南中醫藥大學為例,在理論課傳授時我們便會同時安排學生盡早到醫院進行見習,以看到中醫在臨床上的運用;在中藥、方劑等知識的講授過程中,學校還會安排學生接觸體會中草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在基礎知識掌握之后,就盡快安排學生進行更深一步的實習;而當學生學習積累了大量經驗并取得行醫資格后,就讓學生進入臨床運用所學。正是在這一不斷的“知行合一”過程中,才最終能夠較為完善的完成一名醫學生的教育過程。
文以載道,德育為先
筆者主張應把文化教育作為中醫藥教育的重要內容。現如今的中醫學子已然較難用現代知識結構、思維方式來理解、認識中醫中藥。中醫藥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典型知識系統的體現之一,是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水乳交融的知識體系。縱觀中醫學的內容,中華民族文化上的各個層面都滲透其中,而文化中思維方式、道德倫理等皆深刻地影響了中醫學者學術造詣的高度。在筆者看來,文化不僅是打開中醫之門的鑰匙,亦是行走中醫之路的助力。筆者作為“湖湘中醫藥文化”的提出者與研究者,多年來堅持致力于中醫藥文化的研究與教育工作,并在我校打造了湖南省首個中醫藥文化研究基地,近年來一直為中醫藥教育文化內容的充實做著不懈的努力。
而在高等院校的文化教育中,筆者認為德育應占主導地位。現今醫學教育的課堂上,不論中醫西醫,至今都未曾將醫德教育課程納入重要的教學版塊。諸如《醫學倫理學》、《思想品德教育》等課程也只是邊緣學科、蜻蜓點水而已,略顯牽強附會。現在,醫生隊伍中“醫德意識薄弱,牟利思想嚴重”的人員大有人在,這些人的存在不僅是在抹黑醫學,更是在殘害生命。儒學在中華文化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其以仁義為核心的道德思想體系,使得以“仁”為中心的中醫醫德文化成為了中醫藥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故而,中醫文化教育德育為先是非常必要且刻不容緩的。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