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育者應是引導者與激勵者
中醫教育:中醫教育者應是引導者與激勵者 何清湖 孫相如 湖南中醫藥大學
●中醫藥高等教育尤其應當重視科學精神的培育,讓學生在中醫中藥治病救人的過程中尋求學科真理,而不要桎梏于單純的科研之中。
●教育者要傳達的應當是思辨過程、思維方式,學生掌握了這些中醫的精髓,才能更好地運用。
●應把文化教育作為中醫藥教育的重要內容。而文化教育中,德育應占主導地位。
●中醫是原創性學科。教育者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發掘原創,還應嚴謹地對原創內容去粗取精,以便提煉、升華。
●注重對學生視野、思維能力的拓展與鍛煉,激發其創新熱情。
筆者從事中醫藥高校教育工作20余年,一直堅信教育事業是崇高的,教育之成敗事關民族之興衰。高等教育的根本價值,就是給國家、給人民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高尚道德、誠實守法、技藝精湛、博學多才、多專多能的人才,為國家、為社會創造科學知識和物質財富,推動民族興旺,推動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在此,筆者圍繞中醫的科學性、經驗性、文化性、原創性、產業性,來談一談個人對于中醫藥高等教育的認識和看法。
科學精神大于科研方法
高等中醫藥學校的教育,往往在培育中醫藥人才的過程中,除了傳授中醫中藥相關的理論、知識、方法以外,多數情況下還必須涉及現代醫學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科研統計等。因現代醫學所運用的方法和思維大部分是與中醫傳統思維方式大不相同的,經常會造成學生在兩種思維的碰撞過程中產生質疑甚至臨陣倒戈為中醫的不信任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