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視中醫文化入學教育第 3 頁
目前《中醫文化入學教育》雖然還沒有正式進入課堂,但已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校內外舉行了20多場講座,讓學生了解中醫傳統文化,對中醫知識體系有了初步了解。這種創新思維模式的教育,受到了中醫藥大學生的普遍歡迎,在中醫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毛嘉陵介紹說,該校的一位七年制學生,入校接觸中醫后就不斷要求家長為其轉學,在應用《中醫文化入學教育》中的內容多次與其講解和交流后,該學生的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現在已非常穩定,對學習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近年的考試中成績優異,還主動拜了一位針灸老教授為師。此外,還有一位其他學校的大學生在網上留言:“《中醫文化入學教育》對我最有價值之處,是講明白了中醫與西醫、物理、化學等西方科學體系下的學科區別,這是東西方文化的不同,至少它給出的理由讓我接受了。也明白了為什么我這樣的理科生讀不懂中醫基礎理論的原因,進而讓我知道了未來的努力方向。”
事實證明,有沒有正確的中醫藥文化引導,其教育效果是不一樣的。最后毛嘉陵呼吁:“從中醫藥大學新生入手進行中醫藥文化教育,是現代中醫藥高等教育的一項創新舉措。希望中醫文化入學教育在中醫藥院校推廣后,能夠讓中醫藥大學生贏在起跑線上。”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