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不宜“速成”
中醫教育:中醫師不宜“速成” 李麗 湖北省襄陽市中醫醫院
練一手行云流水的鋼筆字只要7天;考前速成班只需1天就能提高成績;不懂樂理也能包你1小時內學會拉小提琴……這些看似天方夜譚的“速成”在我們生活中并不鮮見,只要上街,你的手中準會塞進類似的廣告宣傳單,想不看都難。
然“欲速則不達”,成功是靠一步一個腳印兒走出來的!芭R陣磨槍”的速成是短期效應,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效果,但久而久之勢必會“原形畢露”,尤其是不堅持訓練者,幾乎是浪費了速成的培訓費。就中醫師的成長而言,筆者認為,速成是萬萬不可取的。
一名中醫師往往要經歷多年的學習、臨床實踐、感悟等過程,才能成長為合格的、優秀的中醫師。中醫教材中的知識轉化為實踐經驗,也需要摸索很長一段時間。加之中醫博大精深,其臨床診療技能和學術經驗的薪火相傳,在某種情況下需要手把手地師授心悟,使中醫學術得以繼承發揚。這些因素都決定了中醫師的成長非“一日之功”所能及。
踏石有印,抓鐵留痕。中醫人才培養的師承教育是登堂入室必不可少的途徑。這條道路需要一批又一批的中醫有志之士腳踏實地學習和領悟,方可有效。例如,有些中醫師在《黃帝內經》中讀到“諸病掉眩,皆屬于肝”,中醫內科教材中卻有氣血虧虛、腎精虧虛的證型,而《景岳全書》和《丹溪心法》則記載“無痰不作!、“無虛不作!薄_@說明中醫有著高度的原則性和靈活性,假如按照“速成”的模式去套,還不知要誤了多少患者的病情康復。
筆者在拜讀30位“國醫大師”的先進事跡后也發現,這些受人尊敬的國醫大師們都是從事中醫臨床或中藥工作55年以上,在群眾中享有很高聲譽。他們的名醫路程是矢志不渝的,是值得后輩中醫師虔誠學習的。我院的“湖北中醫名師”胡思榮從醫幾十年,仍不忘每天學習,他給青年醫師講課的講稿就有上萬字。每整理一個藥方,他都經過至少1000個病例的反復驗證,為統計數據,他抄的圖表太多,幾張白紙接起來,桌子上放不下,他就跪在地上記錄,一跪就幾個小時……
國家對中醫事業的大力支持,堅定了無數中醫人的信念,這份堅定更需要中醫師淡泊明志,潛心鉆研,克難攻堅,持之以恒,奮斗在這條漫長而又綺麗的中醫路上!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