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大環境化解中醫成材難
中醫教育:改善大環境化解中醫成材難 江淑安 北京聚醫杰醫藥科學研究院
前些年,許多名老中醫呼吁要解決中醫后繼乏人乏術的問題,近年情況雖有所改善,但如果不從發展中醫的戰略高度來改變中醫成材難的困境,中醫后繼乏人乏術的問題仍將存在,久而久之會影響中醫的傳承。因此,當務之急是要根據中醫成材的特殊性和規律,深刻分析問題,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改善中醫成材的大環境。
中醫成材難的原因
學習中醫的難度大
中醫理論文字古奧,內容博大精深、充滿哲理,學習需要有很好的文科基礎、悟性以及刻苦鉆研的精神。無論是院校學生,還是跟師的學徒,開始都得從中醫基礎理論學起,必須熟悉常用中藥的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熟記湯頭歌訣。然而中醫的基礎理論,對初學者而言是枯燥、乏味、難懂的。學習《黃帝內經》、《傷寒論》等中醫經典著作更是言簡意深、其義難明,這讓很多人望而生畏。
除了理論,在臨床實踐上,切脈是中醫的重要診法,對初學者來講,更是“心中易了,指下難明”;中醫講求辨證施治,其規律靈活多變,不像西醫直觀,易熟悉易掌握,有些人甚至于一輩子也搞不懂。所以,沒有持之以恒、刻苦學習的精神不行,沒有很好的文科基礎和悟性的人也難掌握要領。
中醫成材周期長、成名成家難
一個西醫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從事臨床工作5年之后就是業務骨干了,10年之后就可能是專家了。而一個中醫院校的中醫本科畢業生,從事中醫臨床工作5年之后,無論是業務能力、工作量,還是業務收入大多不及同期畢業的西醫,10年之后也難以成名成家。這里面有中醫院校本身的教育質量問題,而更多的是中醫這門學科在客觀上就有成材周期長的特點。加之,現在有很多中醫院校畢業生畢業后到醫院工作,在臨床中都愿意用西醫,中醫院校培養的中醫只能是“廣種薄收”。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