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思路培養中醫藥創新型人才
□ 陳德華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
《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是全面推進中醫藥創新發展的重大舉措,貫徹落實《綱要》是我們每個中醫藥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任務。《綱要》中強調,全面推進中醫藥創新發展關健是培養中醫藥創新型人才。
反思在中醫藥教育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就目前中醫藥教育事業大發展的形勢下,如何保證教育質量,以培養出創新型的中醫藥人才,提出我的幾點想法。
一、培養創新型中醫藥人才的思路
1.突出創新型人才培養
突出中醫藥創新教育體系是當前培養中醫藥人才的指導思想。要培養創新型中醫藥人才,首先要加強中醫藥學科建設和人才成才規律的研究,加速具有創新知識結構的研究,培養具有深厚中醫藥理論和實踐經驗,把握中醫藥發展規律,掌握現代科學技術方法,并具有戰略思維和組織才干的學科帶頭人,這是培養創新型中醫藥人才的新大綱。
2.建設創新型教育體系
建國以來中醫藥教育體系建設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道路,經過多次對中醫藥人才培養目標、人才知識結構、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招生對象、中西醫課程關系等環節的不斷總結,較完善地建立了中醫藥教育體系,培養了一大批中醫藥中、高級人才,為發展中醫藥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醫藥對世界影響越來越大,中醫藥在新時代已遠遠不能適應,中醫藥建立新體系、培養創新人才勢在必行。
二、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
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對整個教育環節有著深遠的意義,應圍繞國家在各個不同時期經濟建設、社會背景、社會需求、科學技術、中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的大方向制定人才知識結構與人才培養設計。
1.適應社會需要
我國在一個較長時間里,高等中醫藥人才培養缺乏直接的聯系,形成了封閉式的教育模式,從而造成供需矛盾。加強社會調查是論證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根據。在社會調查的基礎上就可以對中醫藥創新型人才知識結構、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學生來源素質、用人單位要求等有一個明確認識。
2.轉變傳統教育思想
當前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的教學計劃中,雖然開設了一部分人文科學和其他自然科的選修課,但是隨著中醫藥科技不斷發展,疾病譜的改變,要求我們根據“生物-心理-社會-環境-醫學”模式制定新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開設新的課程,培養創新型人才。新的醫學模式的思想基礎是多因果流行病學(包括中醫溫病學)思維模式,不僅有自然(生物學)屬性還有社會屬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不僅有生物因素,更有心理、社會、生態、經濟等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等,都和人的健康有關。
3.在實踐中培養
基于中醫藥教育實踐性強這一特點,必須在中醫藥各個教育環節重視加強理論聯系實際。對于創新型高級中醫藥人才,要特別加強學生臨床思維創新能力培養。中醫從學徒到中醫藥高等院校教育一直強調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古今中外有名望的中醫都是從臨床上積累經驗,從而得到病人稱贊和社會認可,所以繼承臨床經驗是培養創新型中醫藥人才的底盤。
4.在實踐中創新
在實踐中提高思維能力應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中醫藥在實踐中求發展,離開了臨床實踐就無從更多理解、掌握、提高中醫藥理論。中醫的生理學理論大多是從臨床病變中反證而得來的,離開中醫臨床實際是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中醫藥學的,更談不上用以指導解決臨床實際問題。
5.打破傳統課程設置界限
傳統式的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普通基礎課、醫學基礎課、臨床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等7個組成部分,教學計劃所列的各門課程設置也是圍繞7個部分內容和教材編寫。時代在發展,科學技術在前進,人們的思維方式在變革,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內容已遠遠不能適應。應加強對創新型中醫藥人才的智能培養,以及創新能力、自學能力、研究能力、思維能力、掌握各種知識內在聯系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使學生所學知識在實踐中創新性運用。因此,對基礎課的設置應加以充實和改造。
6.多層面知識結構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源泉
創新型中醫藥人才應該具備以下主要的知識結構:
①系統掌握中醫藥學基本理論和臨床醫藥理論的實踐技能;②掌握與中醫藥有關的現代化的科學技術; ③掌握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以及開發創新思維的能力; ④掌握中西醫結合基本理論和臨床應用技能;⑤掌握具有閱讀中醫藥古典醫籍能力,以挖掘中醫藥寶庫;⑥具有中醫藥科研設計能力及論文寫作能力。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