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方和謙用藥配伍經驗第 4 頁
運用方藥具匠心
方和謙在運用方藥中,堅持辨證合理,用藥少而力專,主張一病一方。方和謙很少用貴重藥品,力求簡、便、廉地解決問題。選擇方劑方面,如補中益氣湯為治氣虛清陽下陷之方,其中黃芪可用至15~20克,而升麻、柴胡最多不超過3克;四君子湯為治氣虛的基本方,可加味組成很多方劑應用,擴大了治療范圍;止嗽散治外感后久咳,常加蘇梗、薄荷、炙桑皮,肺熱加蘆根、炙杷葉、連翹,痰濕加茯苓、半夏、蘇子、杏仁、白芥子,陰虛加北沙參、麥冬、百合;六味地黃湯加荊芥穗、南藕節、車前子配伍治尿路感染所致血尿,效果良好。
運用藥物方面,如治咳常用麻黃、清半夏、紫菀、白前、百部、訶子、杏仁、蘇葉、陳皮、前胡、貝母、苦桔梗、蘆根、桑白皮、白果等;按性能分,宣肺有麻黃、荊芥、蘇葉、桑葉、牛蒡子、桔梗,肅肺有桑白皮、蘇子、萊菔子、葶藶子、枇杷葉、杏仁、厚樸等。止血藥喜用炭類,溫經用炮姜炭、側柏炭、艾葉炭、伏龍肝,清熱用地榆炭、川軍炭、黃柏炭、藕節炭,化瘀用血余炭、蒲黃炭,升陽走表用白及炭、煅龍牡等。此外對于生炙甘草、生炙麻黃、荊芥、丹參、紫草、姜類等,也運用巧妙,獨具匠心。
總之,方和謙學驗俱豐,桃李眾多,對中醫藥事業貢獻很大。本文僅從用藥配伍方面予以簡述,希望后學進行深入研究,使之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