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祥驗案—痹證案第 2 頁
本例患者以肝腎虧虛為本,寒濕痹阻為標,故治療當標本兼顧,扶正祛邪,以補益肝腎,祛寒勝濕,通絡止痛為主要治法。方中防風、秦艽、獨活、威靈仙祛風除濕,活絡通痹為主藥;桑寄生、川斷、杜仲、懷牛膝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為輔藥;川芎、當歸活血通絡;佐以桂枝、細辛以溫經散寒,祛風止痛,雞血藤、絡石藤、海風藤、青風藤,四藤合用,舒筋活絡,通絡止痛。全方以辛溫散之,甘溫補之,使肝腎強,氣血足,風濕除,筋骨壯而痹痛自愈。
雞血藤、絡石藤、海風藤、青風藤,為楊牧祥老師治療風濕痹證的常用組藥。《本草便讀》認為:“凡藤蔓之屬,皆可通經入絡,此物善治風疾,故一切歷節麻痹皆治之。”楊牧祥老師認為,藤類中藥多可入絡,具有疏風通絡的功效,四者配伍使用,可加強舒筋活絡,通絡止痛的作用,在中醫絡病尤其在風濕痹證的治療中具有較好的療效,適用于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風濕痹痛,經絡閉阻之證。楊牧祥老師運用四藥的常用量為15~30克。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