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治小產后不適
馮文全 徐春麗 山西中醫學院
王某,女,27歲。2010年8月15日就診于山西中醫學院第二中醫院高建忠。自訴病起于今年4月流產后,失于調攝而致身體不適。刻下癥見:腰困,背痛,腳涼,畏寒,周身憋脹。晝不精,神疲乏力;夜難寐,夢多眠差。納食一般,大便尚調。平素易發“口瘡”。舌質暗紅,苔白,脈細弦。證屬太陰、少陽合病,寒滯營衛。治以溫經解表,調和營衛。方用麻黃細辛附子湯合桂枝加附子湯加減。處方:生麻黃5克,制附子6克,細辛3克,桂枝6克,赤芍10克,生甘草3克。7劑,水沖服(用免煎顆粒劑)。
8月22日二診:服上藥后,腰困、背痛明顯好轉,畏寒減輕,腳涼轉溫且微有汗出,臍周潮濕,自覺有物自內滲出。舌質暗紅,舌苔薄白膩,脈細弦緩。證屬太少合病,寒滯營衛,兼有濕阻。治以溫經解表,調和營衛,兼化濕邪。繼用麻黃細辛附子湯合桂枝加附子湯加減,上方去生甘草,加生蒼術10克,黃芩10克。7劑,水沖服。
藥后諸證悉無,痊愈。
按:該患者周身不適,見癥頗雜,似無從下手。高建忠老師抓住畏寒、足冷,從寒邪著眼,以麻黃細辛附子湯合桂枝加附子湯溫通周身氣血為先,二診守方兼化濕邪。服藥14劑,全身不適4月的癥狀消失。
患者病起于小產后。張景岳論“下胎斷產本非仁者之事,然亦有不得已而為之者”。古人用藥以水銀、虻蟲、水蛭之屬;現代人多用手術、西藥來終止妊娠。凡此諸法,不惟傷胎,且傷母矣。小產后,最易損傷母體的沖、任二脈,而這種損傷,非普通的傷損氣血、臟腑可比。故前人告誡“半產,不可輕視,將養十倍于正產也”。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