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經方時方合用治經前期綜合征
中醫經驗:經方時方合用治經前期綜合征 苗小玲 河南中醫學院
經前期綜合征是指女子在黃體期周期性反復出現軀體、精神與行為方面等改變的臨床綜合征。筆者老師河南中醫學院王付教授臨床善于合用經方時方辨治經前期綜合征,今將其經驗介紹于次。
案1 四逆散與川葛白虎湯合方治經行頭痛
蔡某,女,33歲。2008年8月16日初診。經行頭痛8年,經CT及MRI檢查,均未發現器質性病變,經常服用中西藥,未能取得預期治療效果,近因頭痛加重前來診治。刻診:頭痛,急躁易怒,焦慮不安,失眠惡夢,因情緒異常加重,月經愆期,舌質淡紅,苔薄黃,脈弦。屬肝郁氣逆夾熱證,治當疏肝解郁,清熱降逆,給予四逆散與川葛白虎湯合方:柴胡12克,枳實12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葛根24克,石膏30克,知母18克,粳米12克,大黃3克,冰片2克,生甘草10克,炙甘草12克。6劑,水煎服,日1劑,分3次服。二診、三診、四診、五診續用前方24劑,頭痛緩解,焦慮不安好轉,失眠好轉,惡夢減少,情緒轉佳。六診:月經來潮僅有輕微頭痛,續用前方6劑。為鞏固療效,囑其在每次月經來臨之前服藥1周,連續治療4療程。隨訪1年,一切正常。
按:王付根據患者病情因情緒異常加重,辨為肝郁,頭痛為氣逆上沖,苔薄黃為熱象,以此辨為肝郁氣逆夾熱證。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實降泄肝逆,白芍柔肝緩急,川芎理血行氣,通陽止痛,葛根清利頭目止痛,石膏、知母清瀉郁熱,冰片開竅止痛,大黃瀉熱降逆,粳米益氣和中,兼防寒藥傷胃,生甘草、炙甘草清熱益氣,并調和諸藥。諸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案2 白虎湯與血府逐瘀湯合方治經行發熱
趙某,女,29歲。2009年3月7日初診。主訴經行發熱5年,檢查血常規、尿常規以及肝功能等,均未發現明顯異常變化,服用中西藥未能達到有效控制,近因經行發熱(38℃以上)前來診治。刻診:經行身熱,經血夾塊,小腹少腹疼痛,心胸煩熱,夜間為甚,失眠多夢,口干咽燥,舌質暗紅夾瘀紫,苔薄黃,脈細澀。辨為瘀熱內結證,治當清瀉郁熱,活血化瘀。給予白虎湯與血府逐瘀湯合方:石膏48克,知母18克,粳米15克,桃仁12克,紅花10克,當歸10克,生地黃10克,川芎5克,赤芍6克,牛膝10克,桔梗5克,柴胡3克,枳殼6克,炙甘草6克。6劑,水煎服,日1劑,分3次服。二診、三診、四診續用前方18劑,失眠多夢、心胸煩熱減輕諸癥基本解除。五診:月經來潮未再出現發熱,再服前方6劑。為鞏固療效,囑其在每次月經來臨之前服藥1周,連續治療3個療程。隨訪1年,一切正常。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