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下肢傷筋 第一節 臀部病癥第 6 頁
【臨床表現與診斷】
1.病人常有腰、骶部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史。
2.傷側腰臀部疼痛,多為刺痛、撕裂樣痛、或酸痛不適,可出現同側下肢膝平面以上的牽扯樣疼痛。疼痛部位較深,區域模糊。
3.彎腰及行走不便,起坐困難,腰部無力。由坐位改人立位時,病人多需多手扶膝才能勉強站起。直腿抬高受限,并出現腰部和大腿后部的牽涉性痛。
4.傷側下腰部及臀部皮膚緊張、肌肉痙攣。髂嵴中點下方可觸及軟組織內有一滾動、高起的繩索狀物,一般寬約1厘米、長約3到4厘米,壓之酸脹、麻痛難忍,重壓可引起或加重下肢的疼痛。偶可觸及該物之旁的溝痕,周圍組織腫脹明顯。慢性損傷,局部可觸及更為粗大的繩索狀物,活動度大,但壓痛不明顯。
5.在痛點處用百分之二奴佛卡因4毫升加醋酸強的松龍十二點五毫克急性封閉,則腰臀部疼痛及下肢反射痛均消失。腰前屈活動和傷側直腿抬高姿勢改善。
6.X線檢查 除偶可發現髂嵴異常外,一般無異常改變。根據病史、癥狀及局部體征,即可明確診斷。但不少病例可伴有腰椎后關節紊亂、腰椎間盤突出、或梨狀肌損傷等,應細心檢查,注意鑒別。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