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下肢傷筋 第一節 臀部病癥第 3 頁
3.檢查 腰部無壓痛與畸形,活動不受限。在梨狀肌體表投影區,可觸及該肌腹呈條索樣隆起,壓痛明顯,并沿坐骨神經放散痛。亦可有梨狀肌呈彌漫性腫脹、肌束變硬、彈性差。病久者,傷側臀部肌肉萎縮、松軟、肌張力低。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病人俯臥位。術者立于傷側,一手固定股部下段,另手握拿踝部,將膝關節屈曲九十度,使小腿外展。此時,股骨大轉子外旋,拉緊梨狀肌,若臀部與下肢出現疼痛,再將小腿內收,使梨狀肌放松,癥狀減輕或消失);直腿抬高試驗在六十度以前痛著,超過六十度以后則疼痛減輕(即說明為非根性體征)。下肢腱反射正常,屈頸試驗和頸靜脈壓迫試驗均為陰性,此點可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相鑒別。
單純的梨狀肌損傷,根據病史、癥狀、體征,即可做出診斷。其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區別點,在于無椎間盤突出癥的腰部體征。若與腰椎間盤突出癥同時伴法,或繼發于椎間盤突出,則可兼有兩者的癥狀、體征,而以明顯的腰部體征和坐骨神經根受壓為主要特征。與坐骨神經炎的主要區別點,是后者由感染引起,而且沿坐骨神經徑路均有壓痛,用消炎及維生素B類藥物治療,配合理療、按摩等,有助于疼痛的緩解和炎癥的消除。
【治療】
1.原則 舒筋通絡,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2.施術部位 傷側臀部及下肢。
3.取穴 傷側上繆、居繆、環跳、風池、委中、足三里、承山、懸鐘、昆侖、陽陵泉、對側扭傷穴。
4.主要手法 撫摩、推揉、撥、壓、動。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