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脊柱部傷筋 第三節 腰部病癥(下)第 14 頁
牽引復位矯形法
人力對抗牽引法:病人俯臥于板床上。用一棉墊緊束于胸部中段(棉墊高處不宜超過肩胛下角),然后用一長條布帶由背部經腋下掏出,在胸前扎緊(以不影響病人呼吸為宜),固定于床頭;再用兩個小棉墊分別包繞兩小腿下部,用布帶綁緊固定,助手3到5人用雙手握一端之固定帶,向下撥伸牽引(力量以病人能耐為度,不宜猛拉、猛放)。此時,術者立于病人左側,用雙拇指緊貼棘突兩側,由上而下進行頓錯性按壓數遍,或雙掌重疊放于病變部位,作垂直的頓錯性按壓數次,聞復位響聲(為佳)。雙拇指施理筋手法數次結束。
機械牽引復位法:有輕量持牽、重力牽引、懸吊牽引三種方法。
輕量持牽法 病人固定同上法,另在病人足部床頭置一滑輪,頭部床腿墊高,將床呈三十度到四十五度斜坡;然后把4到十千克重量的物體用繩子綁好系于兩踝之間的布帶上,將繩子通過滑輪,物體垂于床頭下方,利用下半身及物體重量對脊柱的腰段進行四十分鐘至數小時的持續性牽引。牽引過程中,病人不能忍受時,可適當減少牽引物體的重量,或適當降低床的坡度。牽引解除后,術者于患處施滾、揉手法緩解即可。
重力牽引法 病人俯臥于特制的牽引床上,胸部固定同“人力對抗牽引法”。牽引前先將特制的牽引衣及棉墊鋪在床上(相當于小腹部)然后病人俯臥于上床面。術者將棉墊由兩髖前包繞于骶部,再將牽引衣扣緊(牽引衣的下緣不超過大轉子),牽引帶下端的掛勾扣于彈簧稱的鏈環上,助手緩慢的轉動手輪,逐漸增加牽引力(牽引量以病人耐受為度,或觸到腰肌繃緊、棘間隙增寬即可)。術者可參照“人力對抗牽引法”的手法施術。術后,囑病人臥床休息1周。
懸吊牽引法 用特別的牽引衣,將病人固定于特制的懸吊牽引架上。囑病人主動做下肢的前后、左右擺動數分鐘,以活動腰部椎間隙。在牽引同時可加用滾、揉、扳、推等手法。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