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從脾論治多囊卵巢綜合征第 2 頁
綜上所述,多囊卵巢成因必與精血虧損有關,形成閉經、崩漏或不孕、癥瘕。然血虛者必責脾胃。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中醫歷來論及脾胃,多從補中益氣或升陽益胃調之。而很少提到滋養脾胃。
清代醫家唐容川云:“李東垣后,但知補脾陽,而不知滋養脾陰,脾陽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陰不足水谷仍不化,譬如釜中煮飯,釜底無火故不熱,釜中無水亦不熟也。”故倡導:“脾陽虛則不能統血,脾陰虛則不能滋生血脈!
脾虛所以不能滋生血脈,實乃“陰不足則胃熱”,“濕熱傷脾則陰虛陽亢,胃乃不和,水谷之精氣竭矣”。然中醫認為,人身之經絡,足三陰經、陽明、少陽及沖任督均聚于宗筋。而胃主潤宗筋,故有“陽明主宗筋,陰明為之長”之論。脾陰虛,胃燥熱,氣血生化不足,前陰宗筋不潤,故致三陰及沖任督諸經生疾。
多囊卵巢綜合征,見脾胃陰虛者,其癥常見:口干咽燥,喉痛,大便干結,舌紅少苔,脈細數。若兼心肝火旺,則見心悸,多夢少眠,心煩易怒,頭目眩暈,乳脹肋痛;若證屬脾陽不振,則見形體肥胖,口淡納呆,形寒肢冷,腰酸腹痛,甚則嗜睡。
臨床上多囊卵巢綜合征,常以陰虛內熱為主,陰虛則生內熱,血受熱則煎熬成塊,而成熱瘀交阻。故治療之法,當以養陰破癥為主。
藥用:元參、麥冬、花粉、石斛、三棱、莪術、皂角刺、穿山甲、白芍、甘草。兼心火加黃連、黃芩、遠志;便秘加大黃;肝火旺加丹皮、梔子、郁金、川楝子。
脾虛痰濕阻滯者,治宜祛痰破癥。常用桂枝茯苓湯合二陳湯,加川貝母、膽南星、三棱、莪術、穿山甲,以祛痰散結。寒濕者加附子、小茴香;經閉則加當歸、丹參、益母草、牛膝、香附、延胡索;不孕者,月經正常后,可調補腎陽,加用菟絲子、枸杞子、補骨脂、肉蓯蓉等品。
多囊卵巢綜合征,多數與脾有關,脾虛濕盛,積聚為痰,痰瘀交阻可成囊塊。脾虛血少津枯胃燥,熱瘀交阻也可成塊。故祛痰化癥及養陰化癥為本病治療大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