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內經》中目與臟腑的關系第 2 頁
以上三說實為《內經》目與臟腑關系理論的不同學說,在臨床中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從肝診治目疾,臨床已普遍運用,比如雙目干澀、夜盲、視物昏花不清等癥,一般選擇滋肝陰、補肝血之法;若見目轉耳鳴,多運用瀉肝火、舒肝氣之方。從眼神診斷人的精神狀態,判斷患者是否抑郁、偏執、思維異常等,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是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值得說明的是五臟六腑分主目的各部分組織的理論,對臨床頗具指導意義,為中醫眼科“五輪說”奠定了基礎!拔遢喺f”將眼由外向內劃分為胞瞼、兩眥、白睛、黑睛、瞳神五部分,內應五臟分別與脾、心、肺、肝、腎相聯系,分別命名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五輪說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是眼科疾病診斷和治療的理論基礎,同時也為臨床從五臟治療目疾提供了立法依據。例如眼瞼屬脾胃,故眼瞼病麥粒腫多予以清胃瀉火之法、眼瞼下垂多補脾益氣;結膜屬肺,故結膜病多瀉肺清火;角膜屬肝,故角膜病多滋養肝陰、肝血為主;瞳仁屬腎,故白內障多補益肝腎為主等。這些均為五輪說在目病辨證論治中的具體運用。
《內經》中所載目病較多,有目赤、目痛、目盲、目瞑、目不合、黑眼小、泣下等等三十多種。目主視物,外則與周圍環境直接接觸,內則由臟腑精氣所注,所以,凡外感內傷諸因,皆可引起目病。茲舉一病證,來具體論述目與臟腑關系。
黑眼小,語出《靈樞·玉版》。從病證名稱分析,可知黑眼具有伸展收縮的特性,其意明指瞳孔縮小。如黃庭鏡《目經大成·五輪》云:“風輪下一圈收放者為金井!薄躲y海精微·轆轤展開》亦云:“瞳人之大小隨黃仁之展縮,黃仁展則瞳人小,黃仁縮則瞳人大。”故黑眼又稱瞳人、瞳神、瞳子、金井等。按“五輪學說”,瞳神屬水輪,水輪內應臟腑于腎,而肝腎同源,故此病發病當責之于肝腎。黑眼小的病證特點即指瞳神展縮失靈,持續縮小,甚至縮小如針孔的目病。若病情進一步發展,則瞳神失去正圓,邊緣參差不齊,又名瞳神缺陷。如《銀海精微·瞳人干缺》所云:“勞傷于肝,故金井不圓,上下東西如鋸齒,偏缺參差。久則漸漸細小,視物蒙蒙,難辨人物,相牽俱損。治法,宜瀉肝補腎之劑!睂е卤静〉牟∫,既有外感,亦有內傷。正如張志聰所云:“如白眼青,黑眼小,肺肝腎三臟之氣傷也!备等视睢秾徱暚幒ね窨s小癥》稱“亦有頭風熱癥,攻走蒸于精液,而細小也!蓖蹩咸谩蹲C治準繩·七竅門》對其病因亦有涉及,曰:“火強搏水,水實而自收,其病神水緊小!惫蚀瞬∽C多為風熱夾濕,阻滯于中,上蒸于目所致,病位當在肺肝腎。黑眼小,易反復發作,應盡早徹底治療。王肯堂在《證治準繩·強陽搏實陰之病》中認為本病早期當屬風濕熱侵襲瞳子所致,主張用抑陽酒連湯加減,抑陽酒連湯原方中生地、知母滋陰抑陽;黃連、黃芩、黃柏、寒水石苦寒瀉火,芩、連用酒制,可引導諸藥直達病所;防風、蔓荊子、白芷、羌活、獨括、防己祛風除濕;甘草和中,調和諸藥。共奏滋陰抑陽、清熱解毒,散風除濕之功。若肝膽火熾,上灼神水者,用還陰救苦湯或者龍膽瀉肝湯加青葙子、夏枯草,以清瀉肝膽之火。還陰救苦湯出于《原機啟微》,全方由桔梗、連翹、紅花、細辛、當歸身、炙甘草、龍膽草、蒼術、黃連、羌活、升麻、柴胡、防風、藁本、知母、生地黃、黃柏、黃芩、川芎組成,若目昏甚,加倍知母、黃柏,共奏升陽化滯,益陰瀉熱,除濕之功。若勞傷精血,肝腎俱傷,元氣衰弱,目竅失養者,張璐主張運用六味地黃丸加二冬,亦可用杞菊地黃丸加減以滋養肝腎之陰,若兼見陰虛火旺者,可加知母、黃柏以滋陰降火。
由此可知,雖然《內經》中目與臟腑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但在臨床上,對復雜的病證還應辨證論治,綜合運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