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內經》中目與臟腑的關系
中醫學術:《內經》中目與臟腑的關系 翟雙慶 北京中醫藥大學
《內經》中有關目與臟腑的關系在《靈樞·大惑論》篇有專門的記載,同時在《素問·金匱真言論》、《靈樞·五閱五使》、《靈樞·脈度》、《靈樞·師傳》、《素問·解精微論》諸篇均有提及,主要觀點有三個。
其一,目為肝之竅,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素問·金匱真言論》、《靈樞·五閱五使》篇提出目為肝之竅,《靈樞·脈度》篇則云:“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由于肝藏血,經脈與目相連,故肝氣通于目,決定著目的視物形態、分辨五色的功能。而膽為肝的相合臟腑,目既為肝之竅,必與膽相關,所以《靈樞·師傳》云:“目下果大,其膽乃橫。”其二,目為心之竅,從眼神中最易察知人的精神活動。《素問·解精微論》稱:“夫心者,五臟之專精也,目者其竅也。”張介賓說:“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故為五臟之專精。”王冰注云:“神內守,明外鑒,故目其竅也。”其三,目為五臟六腑精氣所注,五臟六腑決定了目的功能。《靈樞·大惑論》云:“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并為系,上屬于腦,后出于項中……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陰,白眼赤脈法于陽也。故陰陽合傳而精明也。”張介賓從五色配屬角度解釋眼睛五臟配屬,其注云:“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故眼為精之窠而五色具焉。瞳子,眸子也。骨之精,主于腎,腎屬水,其色玄,故瞳子內明而色正黑。黑,眼黑珠也。筋之精,主于肝,肝色青,故其色淺于瞳子。絡,脈絡也。血脈之精,主于心,心色赤,故眥絡之色皆赤。”楊上善分析眼睛的形成有三個方面的因素,其注云:“目之有也,凡因三物:一為五臟六腑精之所成,二為營衛魂魄血氣所營,三為神明氣之所生。是則以神為本,故神勞者,魂魄意志五神俱亂也。是以骨精瞳子,筋精黑眼,此二是肝腎之精,故法于陰也。果氣白眼及血之赤脈,此二是心肺兩精,故法于陽也。肺雖少陰,猶在陽中,故為陽也。”總之,認為眼睛及其視覺的形成是由五臟精氣上注而成,其中腎精形成瞳子(瞳孔),肝精形成黑眼(虹膜),心精形成血絡,肺精形成白眼(結膜),脾精形成約束(眼瞼)。臟腑之精與目之經脈相合而形成目系,上聯于腦,眼睛及其視覺的形成是五臟精氣上注,陰陽協調的結果。臟腑的盛衰,在眼睛上的反映最為明顯。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