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東方思維的鑰匙第 2 頁
思維研究的路徑很多,方法多樣,我們為什么要首先研究中醫原創的思維模式?什么是模式呢?美國建筑大師C·亞歷山大在《建筑的永恒之道》中,對于模式曾經有過經典的定義:“模式是用以描述在我們的環境中不斷出現的問題,然后描述了該問題的解決方案的核心。通過模式,人們可以無數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決方案,從而無需重復相同的工作。”由此,思維模式是對思維活動的主導思想的高度概括,即用最精煉的語言勾畫出該思維活動的基本規律的框架,同時它也往往反映出了思維的主要特征。思維模式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穩定性,它是一門學科理論體系的靈魂。中醫藥歷經幾千年依然屹立于世界醫林,沒有被改造、代替甚至自行消失,退出歷史舞臺,除了其獨特的臨床療效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具有相對獨立的、相對穩定的思維模式,并仍能繼續在世界醫學領域里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中醫原創思維的研究首先要回答中醫總體思維模式是什么。思維方法是人們在思維活動中為實現某種特定的目的而自覺運用的思維技巧和方法,是靈活、多變和多選擇性的,具有不穩定性。而體系是一定范圍內或同類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系組合而成的整體,是不同系統組成的系統,因其龐大而復雜,難以被人們無數次重復地使用,因此,抓住了模式就抓住了理論體系的靈魂和核心,抓住了基本的規律和特征。
縱觀醫學的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出:醫學上的每次飛躍與進步,無不與醫學模式、診療模式的變革有著密切的關系。學術界對于醫學模式的演變基本概括為從神靈主義的醫學模式→自然哲學的醫學模式→機械論的醫學模式→生物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多次演變,它的每次演變都使醫學向更加成熟、更加融合的科學邁進一步。現在提倡的個體化診療模式,4P醫學模式等莫不以“模式”作為引領與驅動,產生廣泛深刻的影響。方克立先生認為:“從思維模式的角度去認識中醫理論的獨特性、科學性、現實性及其局限性,可能是一條比較可行的道路。”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亦說:“近百年來,社會各層面對中醫質疑之聲不斷,我想這主要是由于思維模式不同造成的,思維模式不同導致認識上的差異。因此,認真研究和構建中醫原創思維模式對中醫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