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醫藥使用率關鍵在療效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院
2011年5月下旬,筆者參加了中醫管理年檢查工作,對基層中醫院中醫藥使用率感悟頗多。
中醫院中醫特色優勢在門診,中醫藥使用率大多不錯,各個醫院多有中醫名家坐診,治療以常見病、多發病為主,中醫思維、理法方藥、辨證施治面面俱到。但住院病人的中醫藥使用率不容樂觀,值得我們深思。
一是多數醫務人員認為,中醫對危重病人治療無好的措施,為避免醫患矛盾和醫療事故的發生,中醫院首先限制病種,或精心挑選不輕不重的住院對象,結果由于病種太少,醫護人員缺乏實際鍛煉,難以提升服務質量。這種限制病種,挑選病人的做法,實際是畫地為牢,自己縮小陣地,顯然是消極的。
二是有一些醫院,對病種不加限制(特別對危重病人門戶開放),采用所謂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什么藥好就用什么,雖然病種擴大了,醫護人員也受到了鍛煉,但中醫藥使用率則明顯下降,嚴重影響中醫的治療特色。
雖然這種擴大治療陣地的動機是積極的,但是由于缺乏治療手段,滿足于不痛不癢地用些中醫藥點綴一下,這反而會妨礙中醫藥的發展,長此以往,中醫院會名存實亡。
以上兩種結果,一者是中醫藥使用率上升,但病種數量下降;另一種是治療病種上升,但中醫藥使用率下降。這兩種矛盾在基層中醫院普遍存在。目前仍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在中醫藥使用率低的背后有值得深思的問題。究其原因,筆者認為,要發展中醫事業、提高中藥使用率,關鍵在療效。特別是危重病人,靠傳統的治療方法,靠口服為主的給藥方法,已難以達到臨床的需要。故中醫要發展,一定要重溫經典,多臨床實踐,重視中醫科研。
有許多國醫大師、中醫名家對危重病的治療經驗,值得后人學習借鑒。如山西李可老中醫對重癥心衰病人用“救心破格湯”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充分說明中醫人只要潛心學習、勇于實踐,就能有所突破。中醫事業一定會光輝燦爛,前程似錦。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