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管理夯實中醫藥網底第 3 頁
閻良區中醫院對武屯鎮中心衛生院實施一體化管理后,充分發揮中醫特色,在衛生院增添了中醫內科、康復科等科室,改建了住院部,徹底改變了以前只有門診治療而無住院治療的狀況。以前,衛生院內科只能處理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現在對心腦血管疾病等常見病也能進行診治,檢驗科也增加了生化系列的檢查;以前要到城區二級醫院做的婦科手術和膽囊、骨折等手術在鄉鎮衛生院就能完成。衛生院日門診量由以前的40-50人增加到現在的80-100人,以前沒有住院病人,現在每月有30人次左右。昔日無人問津中醫門診,現在病人要排起長隊才能看得上病。
新型管理模式激發了鄉鎮衛生院活力
一體化管理不是簡單的整合,而是觸及現行管理體制和機制的一次改革。鄉鎮衛生院編制全部納入縣級中醫院管理,人員整體納入縣級中醫院統一使用,由縣級中醫院招聘、委派鄉鎮衛生院院長,在體制上實行統一領導,對行政、財務、后勤等實行統一管理。鄉鎮衛生院人員與縣醫院人員在福利待遇、職稱評審、選拔使用等方面享有同等權利,而且還能享受到政府全額預算工資。
鄉鎮與縣中醫院實施雙向流動,擇優上崗。一方面按照鄉鎮衛生院的功能定位和群眾就醫需求,縣級中醫院將調配相關人員到鄉鎮衛生院長期工作,發展適宜的技術與特色科室,讓群眾在家門口得到優質的中醫藥服務。另一方面,鄉鎮人員可到縣中醫院工作,前提是要取得執業資格才能上崗,這就迫使鄉鎮人員加強學習,提高技術,獲取資質,同時,一體化管理后,縣中醫院通過服務質量、工作量、醫德醫風、出勤考評等績效考核標準對鄉鎮衛生院核定績效工資,鼓勵為民服務,多勞多得,獎勤罰懶,極大地激發了基層醫護人員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比、學、趕、幫、超”在鄉鎮衛生院蔚然成風。
一體化管理后,鄉鎮衛生院的業務由原來的簡單服務轉為集預防、醫療、保健、健康教育、康復、計生技術指導、衛生監督的綜合服務。“常見病到衛生院,大病到醫院,康復回衛生院”的雙向轉診就醫模式,全面推進了以衛生院為重點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不僅減輕患者負擔,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收入也是成倍增長,實現了縣、鄉、村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效益雙增的良性發展格局。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