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西醫結合化解現代醫學困境第 7 頁
因此,中醫藥的傳統是調動“六分之五”。一位病人治了兩年的白血病,聯合化療的效果是,幼稚細胞只能降到40%,吃了中藥之后進行同樣的化療,幼稚細胞可以降到4%以下。由此可以看出中醫還有增效的作用。
中醫并不想包打天下,但是在中國,本著“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的原則,把養生保健真正做下去,就可以擺脫疾病醫學框架的束縛。醫學應該駕馭技術,而不是技術統治醫學,但我們現在的醫生實際上退位了。
中醫有三大優勢:發揮醫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周圍環境的能動性。這是應該發展的。
中醫和西醫都存在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唯有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才能讓醫學更好地為大眾服務。D4
。ū疚脑从陉憦V莘先生在“清華大學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沙龍第72期”所作的題為“醫學為何,中醫何為”的主題報告?菚r有刪減,文章主標題與文中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