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引路是中醫成才捷徑第 5 頁
是培育中醫人才的孵化器
在名老中醫指導下的臨床實踐是提高學術水平,堅定中醫信念的關鍵。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出,中醫藥人才培養,要“跟名師、讀經典、多臨證”。其中多臨證是提高中醫學術水平的關鍵。名老中醫工作室正是建立在臨床實踐基礎上的傳承團隊建設,是培育中醫人才的孵化器!爸嗅t的號召力來源于臨床療效”,名醫工作室團隊建設較一般的院校建設,更貼近臨床實際,要鼓勵學員在導師指導下,早臨證、多臨證,讓青年中醫在反復臨床實踐中得到肯定的療效,從而堅定信念,轉化為傳承學術思想的動力。國醫大師鄧鐵濤鄧老提出“鐵桿中醫”的概念,并不是排斥西醫,而是堅定中醫信念,堅持用中醫思維、中醫理論去診病、治病、從事科研工作,進而提升中醫人才的學術水平,提高臨床療效。
是中醫藥學術傳承的中繼站
建立名老中醫工作室的宗旨是搶救和繼承我國為數不多的老一代中醫學家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逐漸形成以名老中醫學術內涵繼承為核心,發揮中醫特色、形成中醫流派,培養高層次中醫人才的平臺。著名中醫針灸學專家石學敏指出“名醫工作室和名醫工作站是目前最好的中醫師承模式!边@一模式符合中醫傳統人才培養中的師承教育特點,又在此基礎上,擴大了師承的規模和力度,充分利用傳統跟師臨證及現代網絡技術,把傳統的單一師承向一對多、多對多的方向延伸,體現了師承的現代特色,充分利用名老中醫工作室之間互相交流的機制,進行橫向學術交流,擴大名醫學術思想傳承范圍,進而探索中醫人才師承培養的新觀念和新模式,構建“培養高層次中醫人才”的核心平臺。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