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人才戰略面臨5大困境
中醫人才戰略面臨5大困境 戴美友 山東臨沂市蘭山區衛生局
困境1:經濟條件
經濟基礎是中醫人才生存的基本條件,沒有物質保障,留住中醫人才就成了一句空話。一些中醫醫院院長嘆息的中醫院留不住人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收入低。一些剛剛培養出來的臨床骨干不甘于每月僅領取微薄的薪水,紛紛投向了醫藥公司、藥廠。因此,社會上流傳:能折騰的都去公司掙大錢了,有路子的都出國闖蕩了,剩下的只有在醫院里熬年頭了。
在中醫診療中,本來被當作中醫優勢的“廉價”服務卻成了阻礙中醫生存的桎梏。例如同樣為腕上骨折,采用中醫正骨療法只需500元左右,而采用西醫手術治療大概需要兩三萬元。所以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多數骨折病人的第一選擇是中醫正骨療法,而當今許多中醫院卻很少使用這種有效、便宜的中醫正骨手法,小夾板固定基本看不到了。現在上手術臺切開復位的骨折病人占90%左右,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完全可保守治療而不需開刀。
據了解,全國3000余家中醫院大多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盡管管理部門反復強調提高中藥的使用率,但實際上西藥的使用率占了多一半。可以說,目前多數中醫院已經不姓“中”了。一位老中醫就說:“醫生創收大多與獎金、補貼掛鉤,中醫藥太便宜了,還是用西醫的一套來錢快、實惠!”看來,經濟杠桿的力量在實際操作中遠大于政策和規定。
困境2:療效因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醫要想成長,必須有過硬本領,有一技之長,能贏得群眾的信任,把自己打造成一方名醫。這種要求能做到嗎?恐怕“華佗再世”也不行。因為即便中醫辨證準確,處方合理,但誰又能保證大夫開的“真方”,病人買到的不是“假藥”呢?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