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人才培養要適應市場需求
中醫教育:中醫人才培養要適應市場需求 孟長海 河南中醫學院
日前,由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行文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中醫學專業(暫行)》(以下簡稱《標準》)正式發布,這是對我國多年來中醫藥人才培養標準化的一次規范化要求,也是為適應多年來中醫專業教育定位不明晰、方向偏移而進行的一個標準化的糾正性的指導模式,《標準》為我們表述了未來中醫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形象和職業素質,為高校專業設置和培養提出了明確要求,必將對高校中醫人才的培養產生深刻的影響。
“標準化”能否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
標準化的實施,是否能夠造就一批優秀的中醫或者說培養適應社會需要不偏離中醫傳統模式培養方向的本科學生呢?這是我們最為關注的核心。如在《標準》中所述:“中醫學專業教育的總體目標是培養能夠從事中醫醫療以及預防、保健、康復工作的畢業生,并為他們將來在中醫教育、科研、對外交流、文化傳播以及中醫藥事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礎。中醫學專業畢業生應具備良好的人文、科學與職業素養,較為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較為系統的中醫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較強的中醫思維與臨床實踐能力,較強的傳承能力與創新精神;掌握相應的科學方法,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最終達到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據此要求筆者認為,這個培養目標是許多教育工作者最為期盼的事情,中醫院校必須明晰一個理念:首先是培養出真正的中醫,其次是培養中醫大學生,最后才是培養大學生。很顯然,中醫院校肩負著更大的重任。
筆者認為,人才的培養,已經不僅僅是教育界和衛生主管部門的事情,這涉及一個廣泛的參與群體和多方利益單位的職能發揮,其中有政府的方向和政策、有高校積極性主動性的調動、有醫院的熱烈響應、有社會的廣泛需求,當然在當今人才培養供求諸多關系中也包含著培養對象本身的素質。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