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醫一定要下真功夫第 3 頁
第二,要多臨證。多用經方臨證,多總結。學習經典也好,學習老師的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及同道的診療方法也好,最終是落實在臨床療效上。提高中醫療效,其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諸如對經典的熟諳,對六經辨證的理解,方證辨證的精細,對病情分析的全面透徹程度,患者的體質依從性,及煎取法、藥后護理調攝等等,都需要醫者認真觀察、思考和感悟,多用經方臨證,多實踐,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
第三,重視經方人才培養。傳承中醫經方學術,可采取院校培養,跟師帶徒,自學等多個方面,但無論采取哪種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矢志不渝堅忍不拔地熟讀經典。
第四,多拜名師和明師。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把自己的治學方法,臨床經驗,用藥技巧及感悟體會等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授人以漁”,老師的經驗來之不易,能傾囊相授和盤托出,實屬難能可貴,學生就一定要尊師重教,百倍珍惜,以優異成績報答老師之恩。
第五,多交同道益友。以同道相互切磋為羽翼。中醫同道,志同道合,應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各種學術思想和觀點都有所長,切勿互相詆毀。藥王孫思邈說過:“凡有一技之長者,必百計以求之”,這種虛懷若谷的謙遜求學精神是值得每一個中醫人學習的。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