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中醫實用型人才
中醫教育:如何培養中醫實用型人才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院
當前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面對中醫藥特色淡化,中醫藥服務領域萎縮,繼承不足,服務水平下降等問題,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人才匱乏,而真正懂中醫、用中醫的實用型、傳統型的優秀中醫人才更是匱乏,故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實屬當務之急。中醫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如何加速培養中醫實用型人才,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定期對中醫類人員進行學術評價
中醫專業涉及面廣,流派繁多,目前有職稱或冠名以中醫的人員不少,但能從事中醫臨床,應用中醫理法方藥治療疾病者少。甚則有中高級職稱者不會用中醫治病,在一些基層中醫院,能真正從事中醫臨床者廖若星辰,只有少數幾名五十歲以上的中醫在支撐著局面。中醫藥事業要發展,就必須肅清隊伍,避免濫竽充數、葉公好龍者擠占中醫隊伍,對中醫藥人員定期進行業務技術考核,特別是臨證實際能力考核。《內經》云:“醫師掌醫之政令……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古人尚且如此,我們理應加強技術考評,全方位對基層中醫人才定期考核,考核結果成為晉升晉級的主要依據,促進他們不斷學習,多臨床、多實踐,成為名副其實的中醫人才。
穩定中醫隊伍是關鍵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醫藥在基層有著廣泛的發展空間,因其療效獨特,病者多求助于中醫,其“簡、效、廉、便”的優勢特點為人們所稱道。在一些困難時期,廣大基層中醫藥人員應用“三土四自一新帶路”的方針(土醫、土藥、土法,自采、自種、自制、自用,開展新醫療法),為人民的健康事業作出了貢獻。如果沒有一支穩定的中醫人才隊伍,是難以實現的。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