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醫一定要下真功夫第 2 頁
除了輸液外,再沒有其他治療方法了嗎?中醫經典湯方的辨證施治、豐富多樣的外治術以及針灸、放血割治等等特色療法都到哪里去了?現在的中醫西化、中醫邊緣化已經影響到中醫的各個技術職稱層面的醫生了,如我所認識的一位中醫主任醫師就從來不開中藥處方,說:“中醫不掙錢,也沒啥效,還是用西藥掙錢多,見效快”,這種思潮實際上代表了目前部分中醫師的觀點。
而事實上,中醫經典經方臨證用好了,是非常有效的。不少中醫師臨床不用中醫辨證論治學術思想而是跟著西醫的思維走,見炎癥就用清熱解毒藥,見病毒感染就用所謂的中藥抗病毒藥。還有中醫師治療主要以西藥為主,用中藥也只是個點綴,名曰中西醫結合,實則為中西醫湊合。中醫院臨床遇到慢性疑難病或重癥,不是首先以“能中不西”的角度從中醫思維角度辨治,而是首先套用西醫診療方法,實在不行了才考慮用中醫試試。如此,中醫學術如何提高?臨床經驗如何積累?
綜上所述,中醫的傳承和發展的滯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中醫人唯一要做的,那就是下工夫“讀經典,做臨床”,提高中醫療效。而中醫療效的根基就是經典經方,只有提升中醫療效,中醫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讀經典 多臨證
那么如何傳承中醫學術,學用經方,提高中醫臨床療效呢?
第一,要立志。以“一息尚存,此志不容懈怠,委任在肩,決心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毅力來學研《傷寒論》等中醫經典著作,經典是中醫的根基,夯實根基,根深才能葉茂。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