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習:怎樣學好中醫
范金茹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筆者習醫從醫三十載有余,愧無建樹,今不揣淺陋,略談其過程中的管見如下:
背誦是基礎
中醫學由于其博大精深的學科特性,“上及天文,下窮地理,中悉人事”,有太多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需要背誦記憶。如經典著作、藥物的性味歸經功用、方劑的組成、功能主治等。40歲以前,是背誦的黃金年齡,在各年齡段、各專業層次應有自我評價指標,不妨把英文考級、計算機考級、各種資格證考試的模式引入其中,對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進行客觀評估,如能背多少經文,掌握了幾百個方、幾百個藥,還是上千個方藥。背誦靠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
領悟是關鍵
有人言:中醫學高深莫測,易學難精。此說不無道理。中醫有幾千年的歷史,早年的醫書是寫在竹簡上的,文詞簡潔、言簡意賅,古今字義已大相徑庭,故領悟的第一要義是領悟經文的文詞本義。
如“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脈絕不至曰死”,其中“諸”、“皆”、“死”非今之意。第二要義是領悟其內涵,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指導臨床。例如:《金匱要略》百合病,很多學者認為本病是起于熱病后,心肺陰虛,全身氣血失和,以致精神、飲食、行為異常的病證,代表方百合地黃湯。然究其證候“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欲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何,其脈微數”,是否類似今之郁病,郁病主要因情志不遂,肝氣郁結所致,百合大類可歸花類,諸如玫瑰花、合歡花皆有疏肝解郁之功。故百合地黃湯用于郁病(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等)應是方中肯綮。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