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須大力培養高端人才第 2 頁
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藥學的靈魂。在“衡陽會議”次年,任應秋教授撰寫了一篇題為《一定要保持和發揚中醫特色》的文章,他強調:“我們講的中醫特色,主要包括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四診八綱、辨證論治、治則治法等基本理論!辈⒅赋觥叭绻嗅t丟掉這些理論,只搞單方單藥,那還叫什么中醫學,怎么能有效地治?”是很有針對性的。這從后來的30年中,反對中醫、批評中醫、質疑中醫或者不自覺地附和“西醫化”,說“中醫不科學”的種種論調中可見一斑。
而且令人費解的是竟有中醫碩士生發表專著批判中醫的“謊言和謬誤”。其中對范曄的《郭玉傳》大膽質疑,說“僅摸一下脈,就能辨別雌雄,是何道理?如此荒誕無稽,竟然載述于著名史書中”等等。
面對這樣的質疑聲,首先應該反詰其治學態度,然后再質疑其對中醫歷史和文化的認知水平。范曄(398~445)是一位考究嚴謹的史學家,他所著的《后漢書》文約事詳,逐漸取代了前人的著作。他筆下的郭玉是涪翁的再傳弟子,是經絡和血脈雙修的國醫高手,憑脈隔帷辨男女,根本不是一件難事。這篇文章不長,共340字,大體為兩段史實,無一贅詞,值得一讀。
筆者以為,中醫藥古籍或者歷史文化記載,有許多確是不太容易理解,由此產生種種疑問也很正常。但讀書不宜偏執,應當對有疑問的課題加強學習,反復思考求證,疑問和難題也會迎刃而解,并且從中找到有益于自己的營養。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