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本科生應如何培養?
陶漢華 山東中醫藥大學
近幾年,許多專家就當前中醫界現狀及中醫如何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較為突出并形成共識的是:名中醫越來越少,臨床水平下降。筆者作為一名從事中醫教育幾十年的工作者,頗有同感。為什么中醫教育質量下降,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醫教育質量下降的根本原因
一、時間不能保證,基本功難以打牢
現代的中醫本科生,是從高考生中錄取的,在高中階段主要學習語文、英語、數學、化學、物理等課程,對醫學尤其是中醫非常陌生。入校后,一般前三年半到四年是理論學習階段,如按4年計算,每學年一般安排教學40周,每周學時至多安排30學時,全年1200學時,除去外語、政治、計算機、體育等課程,真正學習醫學專業課的時間連2/3也難以保證,其中還有40%西醫課程的學習,因此真正學習中醫的時間已非常少。加之近年許多院校開設大量的選修課,加強學生的素質培養,其本意和宗旨是好的,但時間、精力是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得不到保證,中醫基本理論的功底必然難以扎牢。
二、學生素質下降,難以培養精英人才
在高考招生中,報考中醫院校的學生整體素質較以往明顯下降,加之許多學生屬于調劑生,入校后對中醫學習興趣不高,嚴重影響了中醫教育質量。就當前這種形勢下,中醫要從精英人才中培養出出類拔萃的高級中醫人才是非常困難的。
三、實習難以保證,實踐技能低下
大學5年,其中1年(有的學校安排1年半)是實習時間,對于一個學醫的學生,這1年的醫院實習非常重要。實習這段時間是一個醫學生由理論學習到臨床實踐的轉變和過渡。中醫有句俗語: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如何將前幾年的理論學習,應用到臨床實踐中來,只有通過實習才能提高自己的感性認識。但是現在的本科畢業生80%要報考研究生,因此頭半年并不安心實習,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少去臨床,抽時間復習以備考研?佳薪Y束后,許多同學又為分配工作而忙碌和奔波?傊,一年的實習當中,影響因素太多,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臨床實習,其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大打折扣。還有,現在醫院許多帶教老師在一些實踐技能方面不放手讓實習學生去做,實習要求不嚴格,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更加受到了影響。
四、收入偏低,從事中醫信心不足
目前全國各級中醫院與同級西醫院相比收入明顯較低,勢必影響優秀學生報考中醫院校,對在校學生學習和從事中醫事業的信心也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建議與對策
一是首先從招生做起,中醫專業的學生不能盲目擴招,應提高生源素質,F在許多中醫院校招收七年制學生,在高考一批中錄取,使相當一部分高分學生被錄取到中醫專業,這是一個好現象。
二是學生入校后,要保證學習中醫課程的學習時間。要壓縮一些可有可無的選修課學時。
三是加強實踐技能的培養。為保證臨床實習,研究生招生方法可改革,平時學習成績優秀者可保送上研究生。要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筆者認為,各級中醫院要保持中醫特色,必然不能以營利為目的。應由政府撥款,將各級中醫院真正建設成以中醫治療方法為主的醫院,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四是中醫專業本科學制可以改為6年,最后2年實習,在醫院實習過程中可以參加醫師資格考試,畢業時大多數學生能取得醫師資格證,拓寬學生就業渠道。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