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繼續教育不應流于形式
嚴國進 江蘇省東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每年對醫務人員開展醫學繼續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醫務人員的醫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水平,從而適應不斷發展的醫學需要。時下,許多地方硬性規定,不同職稱的醫務人員每年必須達到一定的學分,如初級15學分,其中市級Ⅱ類學分2分以上;中、高級25學分,其中省級以上的Ⅰ類學分10分以上。在職稱晉升時,必須提供每年經衛生、人事部門審核蓋章通過的醫學繼續教育證書,醫學繼續教育學分。
開展醫學繼續教育本無可厚非,但是一些地方、一些醫務人員把醫學繼續教育的“經”念歪了,醫學繼續教育不能真正起到應有的在職學習、升造、不斷提高的效果。表現在部分醫務人員為了學分,而去搞假學分、假證書或去買學分,去參加一些與本專業無關的醫學繼續教育。部分舉辦單位為了利益,而濫開展醫學繼續教育活動,開展沒有新意的醫學繼續教育活動。
為此,筆者認為,一是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嚴把醫學繼續教育關。年底要組織人員逐單位、逐人審核,對弄虛作假搞假學分現象要認真查處,同時要求不同崗位的醫務人員盡量做到對口醫學繼續教育,以達到及時更新本專業知識、提高實踐水平的目的。二是醫學繼續教育要下移到基層,因為不可能每位醫務人員都能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學習、培訓活動。要讓醫務人員在家門口就能學到實用的新知識、新技能。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各醫療衛生單位每年不妨多從上級相關單位聘請相關專業的帶頭人、學術權威人士到本地、本單位開展學術講座,各學分管理部門對此也要予以傾斜,根據授課學時、考試成績而讓基層人員獲得相應的Ⅰ、Ⅱ類學分。三是凡參加醫學院校的夜大、函授、脫產、網絡遠程對口醫學教育學習的應根據當年課程考試情況而獲得規定的Ⅰ類學分。四是每年參閱當年醫學學術刊物,上網聽相關醫學講座,有相關專業學習筆記的也要根據學習情況給予一定的學分。五是各單位每年要定期組織各專業的技術骨干對本單位醫務人員開展醫學繼續教育,同時根據學習簽到、學習筆記情況給予一定的學分。只有這樣,才能讓醫學繼續教育不流于形式,達到提高醫務人員自身業務素質的目的。
- 相關文章
-
中醫急診醫學的形成與現狀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