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同病異治愈咳嗽
高黎 湖北中醫藥大學
《傷寒論》類屬太陽中風證中的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證與太陽傷寒證中的小青龍湯證都可治療咳嗽,但兩者病機不同。前者是外感風寒,營衛不調,肺寒氣逆。后者是外感風寒,衛閉營郁,水飲內停。兩者癥狀也不盡相同,前者一般見桂枝湯證,如汗出、惡風、苔薄白;后者見麻黃湯證,如無汗、惡寒、苔薄白或白厚。至于發熱之有無,則未可限定,若邪正相爭于表,程度較重者,則有發熱,否則可無發熱。現將第三、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梅國強教授靈活運用二方治療咳嗽經驗總結如下。
案1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案
婁某,女,22歲。因外感風寒而惡風,汗出,咳嗽,伴見頭汗及兩腋下汗多,腰背疼痛,左腹脹痛,睡眠不安,長期大便日行1~3次,先干后稀。舌尖紫斑,苔薄白,脈緩。證屬素體脾虛,營衛不調,肺失宣降,熱擾神明,故治以解肌袪風,降氣止咳為主,兼益氣安神,健脾止瀉,用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合玉屏風散加減,處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厚樸20克,杏仁10克,煅龍牡各15克,焦白術10克,防風10克,鹿角霜10克,黃芪30克,廣木香10克,砂仁10克,肉豆蔻10克。7劑,水煎服。
患者服藥后,諸癥明顯好轉,又鞏固一周后咳嗽痊愈,大便日行1~2次,成形。
按:《傷寒論》第18條“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是素有喘疾之人,肺受風寒侵襲在先,或因治療得當,或因調理得法,而使宿疾暫伏。若起居不慎,觸冒風寒,則使寒邪內外相合,新感引動宿疾,肺寒氣逆,遂使哮喘發作。既云“新感”,必是風寒表證明顯,如鼻塞清涕,惡風自汗,舌苔白薄而潤等。第43條曰“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樸杏子湯主之”。本條仍為肺寒氣逆致喘,病因病機與上條基本相同,唯發病過程有異,即病者并無咳喘之宿疾,而是感受外寒之后,或因誤治,風寒迫肺而喘。因咳喘均為肺系疾患,故治喘之方,常可治療咳嗽。方中煅龍牡可重鎮安神,廣木香、砂仁、鹿角霜、肉豆蔻可溫陽健脾止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