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經世的養生之道第 2 頁
其中,久視傷血,中醫講“肝開竅于目”“肝受血而能視”,所以久視傷血;久臥傷氣,是指過度臥床,易使肺缺乏新鮮空氣的調節,影響肺的機能,而肺主一身之氣,所以人體的“氣”由此受傷;久坐傷肉,長時間久坐不活動,周身氣血運行緩慢,會使肌肉松弛無力,而“動則不衰”,氣血可周流全身,使得全身肌肉得養;久立傷骨,是指久立易傷腰腎,腎藏精,而精生髓、髓為骨之液,可養骨,故久立會損傷人體骨骼的功能;久行傷筋,是指久行能使膝關節過度勞動,而膝為筋之府,所以說久行傷筋。
此外,適度的運動可以起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作用。但運動方式上要因人而異,人到老年,徐經世主張按“安步當車,形式自如,掌握適度,持之以恒”的要求去做。同時要與季節相應,春季夜臥早起,廣步于庭,夏季也應夜臥早起,步于室外,但宜在清晨和傍晚氣溫較低時進行,秋季要根據“早晚涼”的氣候特點,做到“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季為萬物收藏之際,老人體弱者要早睡晚起,待日光充足再開始鍛煉,較為適宜。當前由于空氣污染,霧霾較為嚴重,早晚不太適宜室外活動。
養心:人之健康,首在于心
養生,首先應當養心。這里所謂養心,自然不是指保護好心臟,而是指調控好你的心態,包括思想、感情、情緒、意念等等。人的心態需要保持平和,猶如人的體溫必須保持正常一樣。徐經世認為,人們所說的養生,中醫謂之攝生,而通俗來說就是防治疾病,充實體力和延長壽命的方法。人之身體健康,首在于心,養生包括養身和養心,養身必須養心。中醫《內經》有云:“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對于現代都市人來說,誰擁有了心理平衡誰就擁有了健康長壽的基礎。徐經世說,“養”首先在于調整心態,“人上了年紀不能讓自己閑著,要自己找樂趣”。養“心”是養生的重要部分,要虛懷若谷,淡泊名利。以中醫道德觀來說,就是“恬淡虛無”,所謂“恬淡”就是安靜,無愧于心,“虛無”就是沒有欲念和患得患失的思想情緒。其次要保持樂觀,對人生充滿信心,熱愛自已的工作,要有寬廣的心懷,對己嚴對人寬,助人為樂,勝不驕傲,敗不氣餒,奮發前進;另外進入老年就要做到老有所樂,始終保持樂觀狀態,不自尋煩惱。
養心的核心,就是平靜心神,清心寡欲,恬淡虛無。徐經世正是堅持了“恬淡虛無”的修身養性方法,才讓自己獲得了充沛的精力。他表示,《黃帝內經》從生理學角度為“形神合一”的學說提供了大量科學依據。而現實狀況也告訴我們,身體越健康,精力越充沛,性格也就越開朗,而歡樂的情懷、活潑的性格、旺盛的精力更會有利于身體健康。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