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祖宣的養生之道
名人養生:唐祖宣的養生之道
年過七旬的唐祖宣,熱情開明,身板硬朗,一點不像個古稀老人。問及他的養生之道,他說“從古至今,中醫的養生方法不外四種,即情志、運動、飲食和藥物養生,我把這些稱為中國式養生。我沒什么特別的養生方法,就是平時注意在這些方面多調節,使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夠精神飽滿,情緒愉快,脾胃強健,不生病少生病,有更多的時間用在工作上。”
保持生命活力先養神
現代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快節奏,使人們不可避免地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需要適應壓力狀態下的生存環境,需要保持強健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而做到這些,首先要進行情志養生。
唐祖宣認為,所謂情志養生即有發育正常的智力、穩定而快樂的情緒、堅強的意志、良好的性格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雖然能夠正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但生活質量差,工作效率低,極易疲勞,還有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心緒不寧、焦慮憂郁等癥狀。許多人只重視飲食養生、吃藥保健和運動鍛煉,卻常常忽視情志養生。
中醫重視情志養生,將其列為諸法之首。唐祖宣說,人的情志和形體是有機整體,形從情來,壽隨志走。在情志養生中,養神應為首位,這是保持生命活力的關鍵。養神是一種精神、意識、情感和思維方面的修煉活動,不是逃避現實和消極不為。至于如何養神,他說了5種方法,即心情安閑、理智冷靜的安心養神,勞逸結合、充足睡眠的休眠養神,恬淡清虛、靜志清心的清凈養神,超凡脫俗、心胸闊達的糊涂養神,清心寡欲、不貪不爭的節欲養神。
工作和生活中,唐祖宣熱情待人,冷靜處事,豁達開朗,處理完工作后及時休息。他說這樣才能保證既能完成繁重的工作,又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重視道德的養生價值
中醫養生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養性,養性即養德。歷代醫家十分重視道德的養生價值。醫家的“德全不危”、儒家的“德潤身”“仁者壽”,釋家的“積德行善”“進修德行”,道家的“仁者德之光”,都把修養德行作為養生的重要內容。富貴名利不強求,財情意氣不強爭,所以一個想要健康長壽的人,先要培養自己仁厚慈善、重義輕利、樂善好施的德行。
唐祖宣說,養生的根本是養性。養性要講究仁義、禮儀、知足、忍讓、寬容和性善的修養,淡泊名利,安分守己,不計得失,舒暢情志,安心常樂,樂觀向上。唐祖宣小時候家境貧寒,歷經磨難,但艱苦的環境練就他堅強的意志,不屈不撓的精神。在歷經坎坷的學醫之路上,他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率達直爽,心靈手勤,吃苦耐勞,贏得了師父、同學和同事的信任及支持,使他不斷取得人生的一個個進步。50多年的行醫生涯中,他關愛貧弱,救助疾苦,想盡辦法幫病人解決實際困難。可見他不但醫術精湛,而且注重修德養性,這也更加證明了只有“德潤身”才能“仁者壽”。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