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道家養生重視服食導引第 3 頁
他還指出,熱食傷及骨骼,冷食傷及臟腑;熱物能燙傷嘴唇,冷物能冰痛牙齒。他強調,飯應盡量吃溫熱的,這樣易于消化吸收;同時,他認為五味偏盛則不養人,故酸、甜、咸、苦都不得過分食用。
吞津液,玉池清水灌靈根
唾液又稱瓊漿、玉液、甘露、金律。中醫學認為,唾液屬“陰津”,并有“存得一分陰津,則存得一分生命”之說。道家也有“吞津養生”之法,“吞津”是道家修煉養生的一種重要手段。
吞津法十分簡單,男女老少皆宜,隨時隨地均可為之。全身放松,寧心靜氣,意想肺部津液滿溢,流注周身,濡養肌膚、關節、臟腑。同時輕輕閉住口唇,先用舌體舐上腭,再用舌尖攪動口腔,在牙齒的外上、外下,里上、里下依次輕輕攪動,待口中津液滿口,然后慢慢咽下,每日2~3次;叩齒咽唾法,閉住口唇,舌抵上顎,上下牙齒輕輕叩打,多多益善,腮腺受到振動,便會大量分泌唾液,等口中唾液多了,慢慢咽下,每日2~3次。
中醫學有“腎液為唾”之說,說明唾液與腎臟關系密切。同時,認為唾液與人的骨骼、血液、皮膚乃至牙齒、耳朵都有莫大的關系。腎主骨,而齒為骨之余。牙齒的生長與脫落與腎中精氣的盛衰有密切關系。叩齒可以刺激牙齒,改善牙齒和牙周的血液循環,使牙齒堅固,有益于腎精的充盈。腎的盛衰又關系到唾液的盈虧,反過來唾液又能起到滋補腎精的作用。腎精充足,則能內養五臟,外潤肌膚,使皮膚細嫩有光澤。這種千絲萬縷的聯系充分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