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下肢傷筋 第二節 股部病癥第 3 頁
(3)回旋屈拉下肢法 病人取仰臥位,一助手固定其健肢。術者立于傷側,一手握拿傷肢踝部,另手扶其膝部,兩手協同將下肢屈曲,充分外展、外旋并迅速撥直(猛拉一次);而后,再施下肢屈拉手法數次。拇指揉撥陽陵泉,大魚際壓放沖門穴結束。
急性扭錯傷(施術下列手法):
(1)仰臥彈撥理筋法 病人取仰臥位,傷肢屈曲,踝部放于健肢膝上部,髖關節外展、外旋。術者立于傷側,雙手捏緊損傷之股內側肌群,以指腹尖端用力,從該肌起始部到大腿內下方彈撥(或推扳)數遍;而后,雙拇指推理、按壓損傷之筋肉數次。此手法可達到舒筋、解痙、止痛之目的。若手法后癥狀不減輕者,再按慢性損傷(1到3法)施術。
(2)彈撥推揉舒筋法(此法適用于學齡兒童) 患兒站立,兩足分開與肩等寬。術者蹲于傷側,一手扶其臀部固定,另手拇指放于大腿外側,余四肢與纖維方向垂直左右彈撥緊張(痙攣)之內側肌群;繼之,該手四指順肌纖維走行方向自上而下推揉數遍(力量不宜過重),以達到解痙、舒筋、祛痛之目的。
【注意事項】
1.附睪、膀胱、子宮及附件等泌尿生殖器官發生炎癥時,股部前內側亦常出現壓痛或感覺過敏。此不屬于本手法治療范疇,故應注意鑒別診斷。骨折引起的內收肌損傷者,骨折未愈合時,慎用本手法治療,尤其注意禁用“回旋屈拉下肢法”施術。
2.急性損傷,術后囑病人休息3日;慢性損傷,術后囑病人主動抬腿、分髖鍛煉,每日2到3次,每次數十下。
3.若痙攣嚴重,疼痛劇烈者,可采用下列處方熏洗、內服,有助于痙攣的解除及活血、舒筋、止痛。
(處方)
(1)熏洗處方 透骨草、艾葉、秦艽、桑枝、傳芍、防風、劉寄奴、五加皮,上藥各十三克為一付。
用法 加水五到十倍煮沸,熏洗傷處,每日2到3次,每次二十五分鐘,2到3日1付。
(2)內服伸筋活血湯 伸筋草、丹參、木瓜、川斷、當歸、川牛膝各9克,制乳香、沒藥個5克,桂枝、炙甘草各3克。
用法 上藥水煎腹,每日1劑,早、晚服。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