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下肢傷筋 第二節 股部病癥第 5 頁
【治療】
(一)按摩治療(適用于腫痛減輕以后的非急性期)
1.原則 活血祛瘀,剝離粘連,消腫止痛,恢復功能。
2.施術部位 股前部為主,小腿為輔。
3.取穴 氣沖、髀關、健膝、陰市、血海、鶴頂、陰陵泉、陽陵泉及損傷局部痛點等。
4.施術手法 推撫、摩、揉、叩打、捏拿、動。
5.時間與刺激量 每次治療二十分鐘左右,刺激量視病情而定。
6.手法操作(病人取仰臥位,術者立于傷側,按以下四個步驟)
(1)推撫摩揉股部法 術者用雙手掌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推撫、摩、揉股四頭肌數分鐘。或以溫熱為度。
(2)捏拿叩打股部法 緊接上法。術者用雙手多指由上而下捏拿股四頭肌數遍;繼之,用小魚際部或空拳叩打股部和小腿外側3到5遍。
(3)按摩俞穴痛點法 緊接上法。用拇指揉壓髀關、陰市、血海、健膝、陰陵泉、陽陵泉,大魚際壓放氣沖穴。
(4)屈伸回旋下肢法 緊接上法。術者一手握拿踝部,另手扶膝部,兩手協同用力屈伸、回旋髖、膝關節數次。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