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脊柱部傷筋 第三節 腰部病癥(上)第 8 頁
2、X線檢查 對于腰腿痛嚴重的病人,均須進行X線拍片檢查,以免忽略重要的病變,如結核、腫瘤等。必要時應做各種造影或其它檢查。
(1)拍片檢查 普通拍片應包括脊柱的正、側位片,必要時須拍四十度的斜位片,以了解關節突和椎弓關節突間部的情況。照片應包括腰骶關節和骶骨,必要時包括胸椎。疑有骶髂關節病變者,正位片中包括兩側骶髂關節。拍片目的是了解下列情況:①.腰骶椎是否有先天性進行。如脊椎裂、移行推、峽部不連、關節突、關節腔與棘突異常;②.有無脊椎骨折或脫位等;③.有無脊椎側彎、椎間隙變窄、椎體緣唇形變,腰椎生理前凸曲線的改變等;④.有無骨組織的破壞、吸收、松變、硬化、骨刺形成及韌帶鈣化等。
以上情況均可引起腰痛或腰伴腿痛,但X線顯影中各有其不同的特點,應注意鑒別。如椎間盤突出癥和退行性脊柱炎都可有椎體邊緣唇突或骨刺。但前者的唇形變,緊限于變窄的椎間隙相鄰椎體緣,大、小亦相應對稱,后者則為多發性,且參差不齊、無規律。此二者與類風濕性脊柱炎,所產生的韌帶鈣化或竹節樣脊柱有明顯區別。又如脊柱結核和惡性骨腫瘤同為溶骨性破壞,但前者相鄰兩椎體破壞后,椎間盤組織可嵌入椎體,使椎間隙明顯變窄,并出現椎旁或腰大肌膿腫;后者可使椎體萎縮,但椎間隙不變窄,可出現椎旁軟組織腫塊,腫塊陰影多呈弧形或不規則狀。此二者與椎體壓縮性骨折不難鑒別,壓縮性骨折的椎體呈楔形變,多只限于一個椎體,椎間隙不變窄,壓縮的椎體緣多有碎骨片,或見密度增高的壓縮骨折線,無椎旁軟組織陰影。
(2)造影檢查 在臨床檢查和普通平片檢查的基礎上,若仍不能確診,或者疑有椎管內阻塞性病變者(如腫瘤、蛛網膜炎等),又不能排除椎間盤突出癥時,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或定位,可考慮進行造影檢查。對腰腿痛病人所采用的方法,一般用椎管造影或椎間盤造影。常用造影劑為碘油或碘苯酯之類,后者優于前者。經臨床檢查診斷和定位已較明確的病例,二者均無必要采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